3)第八零七章 上国心态(五)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这个问题,就算此时的江苏,也压根没有解决。

  单单扬淮等地的大约一百五十万人,也压根不是全都成为“无产”的闲民。

  而是绝大多数,不是被扔去了东北,就是扔去了南洋,外加大约四万平方里的盐荡区,以及靠着大量的基础建设维系着这些“闲民”有事做。

  改革可不是只涉及到扬淮地区,江苏几府,都有不同的问题。

  数量可绝对不止一百五十万人,实则更多。只不过因为扬淮地区的改革过于激进,漕运业和盐业,两大支柱产业都被刘钰废掉,而且是在数年之内完成的,问题之大可想而知。

  其余府县的问题,只是相对而言,没那么激烈而已。

  此时世界就是这么个现实,百年前荷兰一小片地方想吃饱,就直接引爆了欧洲为争夺市场的几场战争,英法西轮番下场。

  江苏这么多的人口,要是超半数都是“闲民”,而且暂时有活干饿不死,闲民没变成起义军,那估计得吃下半个世界。

  刘钰非要联法打印也是因为这个——社会变革,必要死人。要么孟加拉大饥荒,死掉一千五百万人,瓦解掉原本的棉纺织业经济,让大顺的闲民有事做而不是选择起义;要么大顺自己死人,内战爆发,农民起义,死个七八千万人。

  不是死别人,就是死自己。

  反正现在已经这样了,运河一废,别的地方不提,别的行业不提,单单扬州府的五六万运盐工,和其家属大约二三十万人……反正现在是消失了,不存在这个群体了。

  未必是被杀了,而是对一个脆弱的家庭而言,忽然转换职业、离开故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苦痛。

  对朝廷而言,这是“代价”。

  对江苏的激进改革,皇帝能够支持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当初废运河时候讨论过的“黄河”问题。

  治河,必废漕。

  这是共识。

  那么,废漕,就能治河吗?

  显然,不能,黄河也是此时的大顺配治的?黄河向往哪跑就往哪跑,最多也就是修修补补。

  那么,废漕的另一个潜台词是什么?

  废漕的另一个潜台词,就是黄河治不了的,夺淮入海近千年,已经淤积的过高了。

  决口北上,那只是个时间问题,如同西洋故事里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掉下来。

  以这个现实为前提,皇帝就必须考虑,如果不废漕运,一旦黄河决口,漕运堵塞崩溃,会出现什么情况?

  漕运断绝。

  中央政府失去粮食和江南的白银。

  百万漕工无业,起义。

  加上大水灾造成的百姓生存,北方起义大爆发。

  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分割,中央集权崩溃,地方势力崛起。

  大顺要完。

  所以,废漕运,走海运的一个潜台词,就是默认黄河肯定会决口,然后保证江南这个经济中心和京城那个政治中心的联系。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