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八零七章 上国心态(五)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题一多、堆在一起就不好解决了,就成了明末困局怎么走都是死了。

  是以,先解决漕工问题。

  然后,等着黄河决口,依靠江南的财力和粮食,完成镇压。

  百万漕工,加山东、河南的几千万百姓,这就是皇帝内心已经预想过的“漕运改革的代价”。

  从皇帝统治的角度看废漕运,阴暗的角度,就三个字:

  【分批杀】

  先废漕运,杀一批最有反抗精神,和天生自带组织力的漕工。

  再等着头顶悬着的那口剑落下,杀灾民。

  杀剩下的,把青壮募兵,剩下的或者饿死,或者屠戮,或者扔到东北南洋。

  不要把问题等到一下子全爆发再去解决,到时候,杀都杀不完。

  在内心早就酝酿、想象过处理上千万人反抗的局面后。

  有了这个心理基础,皇帝对刘钰在江苏搞得激烈改革,以及雪片一样的弹劾,压根不觉得很震撼。

  而最艰难的转型期,已经熬过去了,至少在改革最伤民的时候,皇帝支持。

  现在再看这么“闲民”,颜李学派的这群人,自然也就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

  至少在江苏,这似乎是个可行的、解决颜李学派心中梦魇——人多,地少,不可能人均五十亩——的办法。如果是可以普遍推行的,也终于让从李塨开始就琢磨着均田而田不足、转业而士工商无以纳的困境,得以解决。

  故而,他们学派对“闲民”的看法,转向了为闲民正名,认为闲民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