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关注,风浪将来_重生之再许芳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黄陶,显然天子近臣,太皇太后在听了戚氏的交待后,只会疑心这又是天子为了秦家盘算,有意诋毁旖景。

  虞沨继续说道:“黄恪还真是深受仁义礼信之教,他自打安然归来,确是暗中摸察黄陶的底细,时常买醉一事也不是作伪,便是对两个弟弟,眼下也是敬而远之……黄陶对这个嫡长子当初确实寄以重望,暗下请了儒士教导,花了不少功夫,这时更期望长子能通过科举入仕,将来得入翰林,而另外两子,一个自幼懂兵习武,眼下已被黄陶荐入京卫,一个虽说也不曾放松,但许是天生顽劣,文武皆不长进,眼下游手好闲,黄陶颇为无奈。”

  “黄陶早有规划,小儿子实在糊不上墙,但长子从文若入翰林不怕不成天子信臣,次子习武,争取能为一方守将,甚至将来可能执掌京卫,足见黄陶这人野心勃勃却不短见,知道仅靠阴谋取巧纵使能得一时富贵,长久兴盛还得靠真正实力,他对于儿子的教养确是注重,可也造成了自幼深受诗书熏陶的长子遵奉德义正直,容不得鬼蜮伎俩。”

  虞沨确实认为黄恪是个谦谦君子,尤其注重礼律道德,那时黄陶为保江氏甘愿除族,黄恪并不觉屈辱羞愧,便是他的妻子为此和离,也没有为难勉强,而一力承担起嫡长子的责任,甚至甘愿操持商事养家,毫无怨愤。

  那时,黄恪应是当真以为黄陶方正不苟,江氏遇祸,黄陶不离不弃,也难怪儿子们十分信服。

  可他一旦得知自幼敬重的父亲原来是不择手段、心怀阴私之辈,痛苦可想而知。

  “黄陶原以为黄恪不能幸免,自打今上登基,他得了重用,身边也有不少讨好奉承之辈,便打算为儿子们求娶名门,以作固势,可一直未能趁愿,黄恪归来,从前眼看着黄陶身败名裂而说服女儿与黄恪和离的魏家,竟又反悔,欲再联两家姻缘,黄陶哪能甘愿?黄恪却坚持迎回元配,声称当初为孝义之故,虽无可选择,却实对连累妻子怀愧,既妻子未曾再嫁,并有修好之意,他理当迎回,黄陶为此甚是恼恨,却拗不过长子坚持,这也足见黄恪确是信义君子,以我猜测,黄恪不会把认出夏柯一事张扬。”

  虞沨说完这长长一篇话,才见亲爹与岳丈目瞪口呆,方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表现太过淡定,显得有些诡异。

  卫国公便说:“连我都不知黄恪迎回魏氏……”

  “复婚”一事对双方都不算光彩,自然不会大肆操办,悄悄去衙门补封婚书就算了结,纵使卫国公对黄陶颇多关注,也只限于公务,对人家务却没太多关心。

  虞沨却对诸多了如指掌,显然早就对黄陶一家密切关注了。

  这也是当然,虞沨要让天子下台,势必要知己知彼,黄陶现下已经进入京卫任职同知,虞沨自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