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一零章 上国心态(八)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的判断,也足够刘钰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嘲讽但又不至于太僵了。

  当然,这只是他们好的一面,糟粕的东西肯定也有不少。但能想到这几步,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如今现实里,他们肯定是要自己的这一套想法,运用在他们的村社尝试中的。

  宗教问题、异端问题、妓女问题,村社里当然不存在。

  商人的资本营业所得税问题,他们也没机会实践。

  但是,乡学体制,倒是可以实践。

  而颜李学派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士”,也就是合格的预备役官僚的教育理念,和泰州学派的儒学平民化思想,便出现了一些奇怪的问题。

  颜李学派这边的人,在村社里,都算是……技术“官僚”。

  而泰州学派的那群人,则从儒学平民化入手,控制了意识形态。

  治理村社、教授农学、组织水利工程的那批人,是颜李学派的。

  在乡间宣传、传授魔改的平民宗教神秘主义儒学、自下而上抓住了村社意识形态的,是泰州学派的继承者。

  很多事,比如之前的大基建,运河修筑,颜李学派的这群人说话,不怎么好使。

  还是得靠泰州学派的那群人出面,把百姓组织起来。

  颜李学派的人,在村社里,不是在乡学,就是在管事,要不就跟孟松麓似的,往来江南江北跑贷款,学实学。

  泰州学派的人,在村社里,不是在乡间唱诗,就是在讲故事,于田埂乡间传授成圣之道,而且还是不识字的平民能听懂的那种。

  颜李学派的人,在教育上,把精力花在了八岁以后入学的幼童身上,开蒙知识是学了,可回家之后和家里那群人接触的,又全是泰州学派的那些在颜李学派是异端的理论。

  用程廷祚的话讲,等着这群孩子长大,你说他们到底是颜李学派的,还是泰州学派的?

  八岁孩子,只能开蒙,不可能系统学习儒学;可等着十三岁进入“县学”正式学习儒学经典的时候,脑子早就被那些平民化改造后的心学想法润满了脑子。

  若在别的朝代,亦或者别的时候,其实这点事也不算事。

  他们学派本来就有一种意见,比如王源,就觉得,门户之争,其实可以这样:

  “程朱可也、陆王可也。但关键是不必程朱、不必陆王,甚至自言其所行亦可也。吾等专注于经济文章即可。”

  这意思也很简单。

  虽然我们批判程朱,也批判陆王,但根本是希望天下不要“必程朱、必陆王”。

  只要能够领会儒的真谛,做一个君子,做一个道德高尚、言行无亏的人,那么这个人就算是真儒。

  现在天下的问题这么多,咱们还是把精力放在实学上,放在那些最实际、最基本、对天下有用的学问上就行了。

  这虽然不是学派的主流思想,但也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毕竟颜李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