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八一零章 上国心态(八)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派的特长,还真就不是上层建筑的构建,比如气、无极、道这些东西。

  这和钱大昕评价戴震差不多:你的特长根本不是整这些东西,你非要整,批驳你简直不要太简单。

  但问题就在于,此时是此时,不是正常时候。

  一来,专注于经济学问,学术、实学这些东西,大顺这边已经有人扛起大旗了,他们学派现在真还就扛不动这个大旗——如果是“正常”情况,他们学派肯定是抗实学大旗的那个,但现在不正常。

  二来,还是大顺的“盛世”危机。

  颜李学派觉得,自己还是要完成上层构建,尽可能解决这个盛世危机,让儒学可以指导现实、并且在天下通用。

  既然有别人扛起了实学大旗,那么自己学派还是要多搞一些意识形态的东西,使得能够与他们设想的改革,相配套,从而名正言顺。

  真要是水平不够,也就罢了,可能全都转投新学实学了。

  可偏偏,他们的儒学理论虽然比不上那些入儒庙陪祀的,但也真不低,也是一时人杰。

  救亡图存的使命感现在不需要有,那就把这种使命感,投射到了盛世下儒学的意识形态危机上。

  既要琢磨出一种制度,包括官制、教育、学校、议政、土地制度、工商业制度等一系列问题的政治构建。

  还必须要借着追述先圣、质疑宋儒、考据经书的机会,把新的、能够指导现实、能够自洽他们改革构想、能够解决天下文化圈范围内的上层理论。

  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和泰州学派的继承者们,关系就颇为微妙了。

  这种微妙,似乎能解决很多现实问题——士阶层,学习专业的、正统的、体系化的儒学;百姓,搞这种神秘主义宗教化的平民儒学,弄成类似于魔改后的本土佛教观音之类的玩意儿。

  但实际上,却又不行,因为颜李学派的构想,是通过全面的从八岁乡学到最终成均馆的全套学校教育,由官方指定正统学问,这才是真正可以维系天下的方式。

  可现实又是他们的全面学校教育、维系大一统和统一的国族天下意识的设想,又做不到,因为没钱。

  当然大顺朝廷对于他们学派的教育理念,还是认可的。

  因为大顺基本盘的良家子体系,就是这一套学校制度的变种。虽然名义上叫三舍法,实际上倒和他们学派的这一套东西更像。都是自小学习,选拔进学。

  但也正因如此,所以大顺朝廷也很清楚,这一套东西全面铺开,得花多少钱。

  而且朝廷树立的官方学问,始终缺点东西,融不成完整体系。

  所以这又退回到了第一步,他们觉得还是要先把体系构建起来,正本清源。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