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一零章 上国心态(八)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税收压根收不上来多少钱,打几仗、治治水、赈赈灾,国库就见底了,哪有钱搞这样的学校教育?

  颜李学派倒不是空想,当初大顺科举改革的时候,他们就说过。没钱,土改啊。

  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当然,这也是他们学派和刘钰不对付,两边互相嘲讽,但却又关系尚可有时候又互相称赞的原因。

  因为刘钰搞得那一套新学,基本就是这么个类似的体制。

  只不过,专业和他们的十二科专业不一样。

  但是,八岁入学,小学选拔进初中、初中选拔进专业学校或者科学院的整体思路,倒是基本一致的。

  而且,最关键的就是刘钰搞得新学体系,也是非常重视实践的。

  他们学派是反对那种“静坐参悟”式的儒生的,学派的精髓就是“动”。

  颜元举过几个简单的例子,说好比一种菜,你看书描述它什么味儿,不如亲口尝尝;好比学音乐,你天天捧着理论书去看,不如亲手去谈一谈、唱一唱。

  学习学习,重在习。要在习中领悟道理,而不是静坐在那参禅打坐琢磨心性。

  除此之外,诸如盐税、改革后的货币制度、商人地位等等,两边倒是基本认同对面的想法。

  而这些之外的东西,一部分是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糟粕,这一点两边有分歧。

  另一部分,这些人的想法则比刘钰还要激进。

  比如对商人征收资本所得税。

  比如极端的反宗教,但认为宗教问题的根源,是“不制民恒产,导致民无所归;而民无所归,以致佛教泛滥”,但制民恒产暂时又解决不了,所以——“僧尼六十岁以上者,允许存在。六十岁以下而不还俗者,皆杀。”

  比如对西北的教民问题,也是类似的态度——愿尊国法、奉圣教、移其俗者,授予民籍。不愿者,驱逐出境。既不离吾土,又不尊吾法者,杀。

  娼,妓女等,立刻取缔,让他们学习女红,自食其力,务必让他们痛改前非。

  谷/span这属于正常的激进,但比较有意思的是他们学派原本对于另外几种人的态度。

  一种是西洋传教士,认为能够教授历法、算术、制造天文仪器的,可以留下。传教者,杀。

  这是比较实用的想法。可见其学派激进之外,倒也没有那么无脑。

  而这个问题,也伴随着刘钰的出现,西学、实学分野被解决了,是以他们对刘钰的态度也是很微妙的。

  另一种嘛……就体现了一种很进步的想法。

  比如乞丐。

  颜李学派很进步的认为,对于乞丐,无需专门立法。而是只要国家正常发展,民有所有、各有所业,那么乞丐自然会消失;而如果专门立法对付乞丐,则是本末倒置,根本无法解决。

  单看这一点,再配上他们对宗教扩张是因为民生不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