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天师道统_诸天我为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奈,转了过来,脸色一变,直接拜倒:“殿下!”

  “殿下?”

  年轻道人听了一奇,视线转来,大惊失色,赶忙落下行礼:“臣张鲁,拜见太子殿下!”

  “日后的汉中诸侯,张鲁?”

  顾承打量了一下,再看向老道,眼中露出温情:“师父!”

  老道自然就是史子眇了,闻言大惊:“万万当不起殿下如此称呼!”

  顾承正色道:“你于我,亦父亦师,为何当不起?”

  史子眇不仅从小将他养大,何后将王美人毒死的那段时间,更将他抱入自己的屋内,整夜整夜守护。

  对于其他孩子而言,或许懵懂,顾承却知道这是老道的维护。

  顾承在成为太子后,赐下许多赏赐,却都被史子眇推辞了。

  他原本不想打扰道人清静无为的生活,现在既来了,也不会矫情。

  同样的,史渺子养了顾承九年,在这个年代,他就是大皇子的绝对拥护者,根本不可能更改阵营。

  “殿下位格之尊,老道受之不起,有这份心意,我知足矣!”

  史子眇老怀大慰,连连叩首,张鲁见了心中大急,干脆先告状:“殿下,我祖父乃正一真人,得太上老君授阳平治都功印,后因教中生变,史子眇带印离开,至今不还,请殿下为臣作主!”

  这所谓的阳平治都功印,便是天师印了。

  就像帝玺是帝皇的象征一样,它也是天师地位的象征。

  张鲁乃是张陵嫡孙,未掌此印,反倒落在了史子眇手中,为何如此?

  “禀殿下,老道谨遵师命,不敢妄言!”

  史子眇抬起头来,看向张鲁,叹息道:“师父飞升前明言,你日后当有一劫,需以此印度过,故暂放我处,你当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

  “荒谬!”

  张鲁拂袖,直接打断,颇有些气急败坏地道:“我乃第三代天师,却无天师印执掌,以致于那张修犯上篡权,这哪里是助我渡劫,明明是予我劫数!”

  “张修的五斗米教,呵,原来如此!”

  顾承明白了。

  关于五斗米教,后世有两种观念,第一就是天师道的别称,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名;第二种则是与太平道齐名的邪教,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都是妖贼。

  如今看来,此世的五斗米教,是争权夺利的后果。

  张修本是天师道中人,篡权上位,将教派改名为五斗米教,大大削弱了天师正统,张鲁作为张陵的嫡孙,大权旁落,怎能受得了?

  只是他将自己控制不住局面的原因,归于没有天师印,这就很是愚蠢。

  皇帝大权旁落,会是因为玉玺不在手中吗?

  不过此时张鲁先发制人,还有些难办。

  撞上这种纠纷,无论如何决断,都难免两头不讨好。

  于是乎,顾承伸手一招:“文和,你以为如何?”

  “嗯?”

  张鲁抬头打量了一下贾诩,眉宇间露出轻慢之色。

  然而贾诩走出,不紧不慢,第一句话就将他问住了:“三五斩邪雌雄剑,莫非也不在你处?”

  “自然在的。”

  张鲁顿了顿,心不甘情不愿地张口,唰唰两道剑光纵出,光射斗牛,法象雌雄,指天而妖星殒晦,召雷而紫电飞腾,正是太上老君同赐下的杀伐利器,三五斩邪雌雄剑。

  贾诩微笑:“既有此剑,何不斩了奸邪?”

  张鲁面色一红,有些恼羞成怒起来。

  他单打独斗,自然不惧张修,但张修麾下人多势众,从者如云,他就剩下几位师兄弟助臂,如何是对手?

  “留下也是自取其辱!”

  就在张鲁有拂袖而去的冲动,却慑于张角的下场,不敢为之时,贾诩又道:“如今妖贼乱世,黄巾军占据荆州,为祸一方,张天师可有报国之心?”

  张鲁莫名其妙,他现在焦头烂额,哪还有功夫去关心黄巾军,但太子当面,自然要虚伪地表下忠心:“愿为大汉效力,万死不辞!”

  贾诩再问:“那张修呢?他可愿领皇命,得正统,出汉中,攻荆州,将五斗米教扩展到中原?”

  “咦?”

  张鲁浑身一颤,思索片刻后,态度大变,恭敬拜下:

  “请殿下和先生教我!”

  ……

  ……

  (求推荐票!)

  (感谢书友“天晶浑天宝鉴”“红尘叹HKv”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