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七章 用户单位_大国重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烦事,我想来想去,恐怕还是得让你去协调,就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受。”

  冯啸辰假装惊讶道:“不会吧,罗主任,我今天才知道原来重装办的工作还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如果我不愿意接受,你就不布置给我了是不是?”

  罗翔飞道:“这不是讨价还价的问题,只是觉得你前一段时间太辛苦了,我有些不太忍心马上再给你安排工作。这件事本来是冷飞云在盯着的,不过他不太懂技术,做事有些难度,而这件事又比较麻烦,所以我才考虑让你来接手。”

  冯啸辰道:“罗主任,你就别跟我客气了。你这一客气,弄得好像我在重装办有多特殊似的。你说这是冷飞云在盯着的事,莫非是电动轮自卸车的事情?”

  “正是。”罗翔飞道。

  “这件事不是已经谈妥了吗?”冯啸辰道,“上次美国海丁斯菲尔德公司的人也已经过来了,和罗丘冶金机械厂签署了技术转让合同,与罗冶合作制造20辆150吨级的自卸车。据我所知,罗冶那边的王伟龙处长、陈邦鹏总工已经到美国去学习了三个月,一切不是都很顺利吗?”

  罗冶的事情,冯啸辰了解得还是比较多的。为了罗冶自主开发的120吨电动轮自卸车工业试验的事情,冯啸辰去了两趟冷水铁矿,帮冷水铁矿解决了待业青年安置的问题,换来了冷水铁矿答应接受自卸车的工业试验。

  工业试验的结果令人满意,120吨电动轮自卸车通过了机械部、冶金部的联合认证,算是设计定型了。然而,这款车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不足,在它立项的时候,国门还没有彻底打开,因此它的定位仅仅是填补国内空白,设计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材料和工艺方面,存在着大量临时应付的成分,这一点无论是机械部还是罗冶自己,都心知肚明。

  改开开放以来,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迅速回暖,获得了从西方引进技术的机会。按照重装办的统一规划,国家采取“市场换技术”的原则,与美国自卸车制造巨头海菲公司签订了协议,规定从海菲公司进口40辆达到国际70年代中后期水平的150吨电动轮自卸车,其中20辆为原装进口,另外20辆则由罗冶牵头的一组中国企业与海菲公司联合制造,海菲公司需要将相关技术转让给罗冶,同时向罗冶发放仿造40辆自卸车的制造许可证。

  如果一切顺利,罗冶将通过前面20辆车的合作制造,掌握电动轮自卸车的核心技术。随后,利用这些技术自主完成后续40辆自卸车的制造。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罗冶应当具备了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卸车的能力,从而摆脱对海菲公司的依赖,形成自己的研发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