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 大清洗_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一部挺jīng彩的历史小说《宋曲》,书号……在这次朝会后的第二天,朝廷正式发布了太子李贤谋逆被抓获,并对其处理的诏令。

  诏令中宣布,除李贤的太子位,废其为庶人,剥夺一些职爵,禁于宫中;改立英王李显为太子,并大赦天下。

  这份诏令中的意思已经是武则天退让的结果了,最初她是要“杀”李贤的,后来也是准备将李贤流放至岭南,但李治不同意。李治原本是想将李贤降为郡王,这意见武则天不同意,最后李治只能屈服。可以说是诏令中的意思是两人各退了几步的结果,这样的处理意见让李治非常的难过,很受打击,再次卧床不起了,武则天却是jīng神饱满地处理起李贤谋逆的善后事宜来。

  李贤被废,没任何根基的李显当了太子,李治又卧床不起,很多大臣们又全都战战兢兢中,生怕李贤的事牵连到自己,武则天做起事来顺手顺脚了。

  从东宫搜出来的数百件武器甲胄被运往人流最密集的西市当众焚毁,并将焚毁的原因以布告的形式张贴在长安城内各往,武则天就是要让普天之下的人都看清楚和她作对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李贤身边的近臣非常多,大多都是反对武则天干政的,原本她就对这些人非常看不顺眼,借着李贤谋逆的机会。武则天借机发动清洗,所有曾和她不合的宰相及其他重臣无不波及。

  太子心腹,位列政事堂的左庶子、检校中书令张大安首先被重处。左庶子、检校中书令的位置自然不保。被革了职,并被降了爵位后,张大安再遭流放,贬为普州刺史。

  因李贤谋反未成形,对其仆从者的处罚也相对轻一点,像张大安这样的大臣,是不会处以极刑了,要是谋反开始付诸行动了就不一样。就如李承乾时那样,作为主要仆从者侯君集就被杀了。

  尚书右仆shè兼太子宾客戴至德也被罢相,降职为户部侍郎。戴至德是贞观时候的名相戴胄之后,生怕耿直,为官清廉,在任时候做出了许多让人称道的政绩,这也是他能继续在朝中任高官的重要原因,但不再位列政事堂。在朝中的发言权大大地下降了。

  同情李贤,曾在朝会上为李贤求情、并私下议论过此事的郝处俊罢政事,只任太子少保。

  同样不希望重责李贤的李义琰被迫辞相,并申请致仕,告老还乡。

  侍中张文瓘也被免了宰相位,但因为其名声非常不错。多年以来为官的政绩也不俗,在此次李贤谋逆的事件中并没什么参与进去,罪责不大,改任其为大理寺卿。

  参加审查此案的高知周虽然没有被涉及,但因为内疚。随后就提出了辞呈,告老还乡去了。

  积极参与太子谋逆之事的太子洗马刘讷言被流振州,而赵道生等人则被斩首示众。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