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五章 惊异的事还是发生了_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切都平静下来后,贺兰敏之也开始做事。虽然近半年来兵部没有正主,但因为有岑长倩这位能力不错的兵部侍郎代为负责事儿,一切事务都处理的井井有条,让贺兰敏之颇为满意。

  现已经没有了战事,兵部要负责的事少了很多,贺兰敏之准备推行兵制改革。如今大唐兵员的构成以府兵为主,这样虽然可以有很大程度上减轻朝廷的负担,但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受到很大影响的,贺兰敏之准备推行募兵制。后世时候军队全是募兵制,士兵有系统、足够的训练,军官得到过正规的培训。要想让大唐军队的战斗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不是走下坡路,这一点是必须要做的。

  但要真正推行募兵制,困难还是不少,至少要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支持才行,这是最基本的。还要在朝会上说服大部的大臣。要是朝会时候反对的大臣据多,即使李治或者武则天强力支持他去做,做起事来也非常有难度,阻力非常大的。要想让大臣们都支持,特别是身居相位的那些人不反对,必须得找出必须如此做的理由,这需要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

  我大唐军队在这些年没遭遇过败绩,这应该是持不同意见那些大臣反对的理由之一。我大唐军队以现在这样的募集方式得来的兵员都打遍天下无敌手,那何必再进行改革呢?想到这。贺兰敏之只能摇头苦笑,要是我大唐军队遭遇一次败绩,那再临时抱佛脚做什么兵制的改革,已经迟了一步,一切都必须未雨绸缪,事先做准备才可。贺兰敏之打定主意,他要逐个去游说位列政事堂的宰相,让他们支持他的决定。他知道,已经任侍中职的裴行俭肯定会支持的,但其他的人却不一定了。

  贺兰敏之虽然领兵部尚书职。但后面没挂上个同中书门下三品,就只能暂时与政事堂无缘,商量一些很重要的朝务时候,他不一定有资格参加。他期待不久的某一天官职后面能挂上这一串说明,以能在朝堂上有更大的发言权。郡王的爵都已经落到头上了,再得宰相的职位,也不太过分的吧?

  贺兰敏之清楚,兵制改革的事不能急。只能慢慢来,兵部现在主要关注的事还是吐蕃高原。

  阿史那道真依然率军驻守在逻些城近,虽然他手下的一些将领如李多祚等人已经离一部分人马回京,但他手上依然还有五万左右人马。正是有这数万人马,才威服住了吐蕃贵族及部落头人,平定了时起彼伏的叛乱。吐蕃人慢慢被收拾“听话”了!

  现在大唐军队是以“维护吐蕃稳定”的理由驻扎在逻些城的。几年过去,吐蕃境内已经慢慢平静下来,再以此理由驻军有点勉为其难了,得想出另外的法子来。

  其实如何统治后世时候被称为青藏高原的这块广阔土地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