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军功是无意中捡到的_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莽布支如此说,赞婆猛地停下了吃食的动作,眼睛盯住莽布支,一副择人而噬的样子。

  看到自己父亲眼中露出骇人的神色,莽布支马上止住了口,把后面想说的吞了下去,身体本能地向后缩了一下,眼睛也躲到另外一边去了。

  赞婆并没斥责什么,只是严厉地看了几眼莽布支,就把头转过去了,也没再说其他什么话。

  莽布支也没敢再开口说话,他心里惴惴的,生怕被自己的父亲责罚。

  遭受唐军的攻击至今已经好些天了,这些天他们尽在逃跑中度过,境遇不是一般的惨,眼见所带的粮食也快吃完了,多余的战马也没几匹,一些御寒之物也丢失了,再逃下去,不说很容易被唐军追到并歼灭,就是放任他们跑,很可能会冻死、饿死在高原上,莽布支不希望自己的父亲落到如此悲惨的境遇,他也不希望自己如此。

  被唐军俘虏那是很悲剧的境遇,成了战俘就失去了尊严,率残部向唐军将领投降,相对来说有尊严多了,他们已经兵败,靠身边这两千兵力不可能挽回大非”的败局,与其这么悲惨地逃跑,还不如体面地向唐军请降口因他们身份的关系,唐军不会为难他们的,大唐朝廷中那么多的番将就是最好的证明。但父亲这样的表情,就是表示没任何这方面的考虑过。

  莽布支知道自己的父亲与论钦陵并没表面上相处的那么融洽,因为权力与地位的关系,两人之间就已经有了不少不愉快,这次兵败,他的父亲逃不了被重责。而且他们的赞普甚是忌惮他们家族的势力,兵败的父亲及他很可能会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要是回乌海去,或者回逻些城,很可能从此失去了自由甚至境遇更悲惨,莽布支可不希望此生就此了结。

  他向往繁荣的大唐,向往长安的生活,几年前他曾跟随吐蕃使团出使过长安,非常迷恋与长安纸醉金迷的生活,不想就此归去。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虑,让他在保护着赞婆逃跑了几天后,有了向唐军投降的想法,只是父亲赞婆不同意他也没办法。

  赞婆和莽布支沉默地吃了点食物,再令军士们继续上马,再往东面行去。

  这是赞婆的最新决定,没什么机会逃回乌海了他想去羌人所驻的地方。羌地情况复杂,在战前羌人更倾向与吐蕃,赞婆想往那个方向逃。在他们逃跑过程中,这个方向还没唐军出现过,依赞婆的推断,唐军也不可能借羌地进入青海,往这个方向逃,是相对来讲比较安全的。

  在裴行俭面前请命得到无许后贺兰敏之马上率快速集结起来的人马连夜启程,赶往乌海方向。

  面对已经做好准备,甚至有可能提兵杀过来的论钦陵,先前派出去切断大非”与乌海之间吐蕃人联系的兵马严重不足,三位李姓总管也不一定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