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六章 对东瀛人的态度_三国:五岁熊孩子,开局救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六章对东瀛人的态度

  按照诸葛亮最初的想法。

  他们东瀛人虽然能够从海上过来,但是因为路途的遥远,他们注定不可能,带着太多的攻城的设备。

  也就是说,基本上东瀛人那边,都是手拿着一些刀剑,赤手空拳的上岸的。

  并且

  他们为了给回去的时候拉东西腾出空间。

  因此。

  他们在船上,并没有装太多的重型的武器装备。

  如果诸葛亮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在沿海地区,构建起一些围墙。

  并且在这些围墙之上,设置上铁痢疾,以及挖上陷阱。

  只留下一些出入口。

  这样,既能够阻拦住东瀛人他们登岸,又能够通过这些出入口,进行有效的防御。

  让东瀛人没有那么简单就突入到内陆地区。

  但是

  目前看来,整个计划存在着两方面的困难。

  第一个困难,就是在于中原地区沿海线非常的长。

  几乎跨度几千公里。

  所以。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这些围墙设置的高了,那么耗费的成本自然就是非常高的。

  但你要是修建的比较低,那么在整个过程当中,对于东瀛人的防御来说,自然是没有什么好的作用。

  因此。

  现在的这个问题,深深的困扰着诸葛亮。

  对于诸葛亮而言。

  他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决定还是先依照这个计划来做。

  如果这个计划顺利的话。

  那么首先,会让沿海地区大部分普通的百姓,安居乐业一段时间。

  是没有问题的。

  而这第二个困难。

  就是在于,众多的石料,在东部沿海地区,大部分都是平原,有着丰富的水脉,那也就意味着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高山。

  修建城墙的这些石料,都是需要大块儿的砖石进行构建的。

  这些石料,都需要从内陆地区进行运载。

  如果说。

  运载来了也是比较好办的。

  但是。

  整个运转的过程却没有那么顺利。

  一般情况之下。

  这种石料的重量都是非常重的,单纯靠马车来拉的话,对于马车的消耗也非常的大。

  靠人力,根本是不可能进行远距离的搬运。

  因此诸葛亮便从河道方面入手。

  在之前的时候。

  曹念曾经从江东地区,运载了很多的银子到了北方。

  而曹念采用的办法,是把所有的银子完全融化。

  然后重新锻造成一些银块。

  有了银块之后。

  其实他们的重量和样式,倒是跟石头差不多。

  而当时,这些银片运到北方的时候,就是通过航运来进行的。

  因此。

  诸葛亮便把思路放在了航运之上。

  有了航运,便可以把北方地区的石料给运过来。

  但是整个的成本是亏的。

  他不像是运银子。

  那么本身非常的值钱。

  可以说,这一船石料的运费,是这一船石料价值的几十倍。

  但是没有办法。

  诸葛亮也必须要做。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