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91 章_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竞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秒……两秒……三秒不到,已经到达滑道弧形底部,凌放下沉加速——

  到达滑道末端,后蹬——

  起跳!

  在这个至关重要的起跳时刻,跳台左侧腰部位置的教练台上,两位中国队教练脸色凝重。

  叶飞流瞳孔黝黑深沉,面部肌肉线条紧绷得像刀刻。

  今天的风强度大,风场复杂,天气又冷得超乎预期,不能让穿着薄薄一层跳雪连身服的运动员在跳台顶上等太久,零下三十几度的低温会让体肌肉迅速失温,哪怕叶飞流和凌放之前多次试验冬季极限“待机”,心里有底,物理机能也难免受到影响。

  况且,这种情况下,八分在天、二分在人,谁又说得清哪一阵才是好风呢?如果选个风力减弱的安全窗口期,那没准就会因为逆风承托不如别人稳而失去技术优势,可如果选强逆风突出凌放的高曲线优势,又有着相当的危险,全程动作都很容易变形。

  既要周全妥帖,还要抓住机会,鲁莽会败,犹豫也会。

  这就是跳雪教练的难处了。叶飞流就好比是一线阵地指挥官,全权决定时机的选择,也全权承担决策的责任,身后的方唐只能给出简短的建议,上教练台前叮嘱他的孙总教练也只能给出个大方针,甚至在出发前一刻他和凌放之间也没有交流途径,全凭个人的经验、判断,和对徒弟的了解。

  在这样的压力下,叶飞流用了四分半钟,最终挑选了这么一个逆风方向比较正、风力企稳的强风时机。

  手中指令旗一挥,跳台顶端的身影立即俯冲而下。

  给了出发指令后,叶飞流的目光放松了些,眼睛只是跟随着高空中的徒弟,准备画出漂亮洒脱的飞行曲线。

  选风的时机是他的事情。松手之后的事,交给凌放自己。

  方唐心态没有叶飞流这么洒脱,他直到看到凌放高速起跳、身体上抛路径高、方向正,没有受到强风影响,才略略松了一口气——不过马上,这口气又堵在了嗓子眼儿。

  风场骤变。

  高空中,凌放即将抵达跳跃曲线最高点。索契跳台本来就陡峭,凌放又轻,此时,他距离着陆地面的实时高度达94米!

  风是变幻莫测的。

  气象学这门发展多年的科学,至今依然受困于变化万千的自然地理、气流、星体自转、水汽影响等条件,达不到真正的精准。时至今日,最好的局地气象预测系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那套模型,也就是大部分国际A类赛事使用的天气预测系统,都只能达到预测局地区域天气70%左右的准确率,其中最主要的指标还是气温和降水,风向风速在其次。何况,尺度越大,“中标”概率自然越高,对于一座地理概念上很小的跳台,极难达到准确预测。

  作为一项奥运级别职业体育运动项目,大部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