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77 章_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竞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程度上削减大脑自己骗自己的幅度……这算他的幸运。

  不过,这也不是灵丹妙药,多吸几口葡萄干就能宛如常人。

  最好的解决手段无比干脆:不跳就得了。

  心理学家们将这命名为脱离疗法。当然,这不适用于凌放,国际上的心理学家研究过很多还需要继续重复诱因动作的PTSD患者,凌放这种由于工作需求,必须挑战自我的,就在其中。

  这类患者的正面积极发展案例中,很多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脱敏疗法。

  也就是反复、可控地重复情境。

  简而言之,脱敏就是跳大跳台。凌放的情况特殊在于,他是跳台滑雪运动员,日常工作场景是在高空高台,而且高速。

  真正重复大跳台场景,完成实际需要的助滑、起跳、飞行、着陆,是一套很危险的动作。

  正因如此,他在平常东奥后至今大半年的时间,包括找到了气味干预疗法后,也一直是在心理医生、教练组谨慎的评估、不同程度的观察、细化和调整方案中,摸索着进行大跳台训练的。

  在因斯布鲁克,他将首次正式跳下K120大跳台。

  这是他们抵达因斯布鲁克的第二天,前一晚凌放睡眠充足,今天上午天有些阴,但场地温度适宜,基础热身达标。

  ……但是不可避免,膝盖还是有点别着劲儿,倒是终于没那么疼,但还是有些发酸。

  今日风速接近四级,还能跳。

  甚至还是他偏好的逆风,条件这么好,不跳可惜了。

  烈烈寒风吹打着他的面庞,凌放朝着下方着陆坡上看了一眼,不可避免地,还是有些晕高度。

  他面无表情地用力咬了一下嘴唇,几乎尝到了一点血腥味儿。

  然后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雪坡上那条鲜艳的红色K线——给自己鼓劲儿:136米落差的大跳台,只要成功超过K线,就能飞出120米!

  他才不要想着什么平安下去就好,必须以超过K线为目标!

  凌放深吸一口气,迈进了滑道。

  一般在实跳训练时,只要风的情况不算太差劲,运动员们都是做做心理准备就直接出发,不耽误时间。

  凌放更是不挑,他一向是混不吝的,比赛是要等教练指令,训练的话,他连心理准备都不太需要,能走就走。

  但是这次,他也不敢乱莽。

  凌放乖乖地按照心理医生的意见,在横杠上坐好后,微微闭目养神,想象自己的小腿到膝盖部位逐渐放松——绷紧——放松,三个循环,全神贯注。

  他睁开眼睛,再次深呼吸。

  难得有一次,松手时不是百分百自信。

  要说上一世,他头回上跳台,还有点畏难情绪,但是这一世,这是第一次呢。

  已经靠近出发点了,他的助滑时速刚接近85公里,曲体幅度也没有到比赛标准,这也是为了上大跳台,教练组多次叮嘱的一点:一口吃不成胖子,循序渐进。

  这是凌放头一回助滑有意降速,不得不承认,哪怕教练组不做要求,他也确实做不到毫无挂碍地冲刺下去。

  助滑秒,达到台端,凌放沉住一口气——

  电光火石间,人的心头会掠过许多来不及细想的情绪:一种是安慰自己这其实和90米台在动作流程上没有本质区别,一样把动作做标准了就会安全;另一种是有些不满自己的表现,前世又不是没跳过,怎么还和小孩儿似的要哄……

  伴随起跳动作,凌放又清空了所有杂七杂八的念头。

  下蹬,腾空!

  用的时速,把自己高高地抛向了因斯布鲁克的天空。

  那是他这一世首次到达的高度——距离着陆坡竖直落差达到127米的、毫无遮拦的大跳台上空。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