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47 章_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竞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观众,也都有些跟这位中年大叔共情,愈发期待起来啦!

  “来看看吗?中国的选手来了哦!”很多观众家中,不是粉丝,只是看了眼这个比赛、大概知道了是什么运动的,都忍不住大声嚷嚷一句。

  镜头里的中国小运动员,正在沉稳地预备、等待信号。

  凌放微微吐气,不疾不徐地调整呼吸节奏。

  ——出发!

  专业的国际赛事转播,还是和之前看的饭拍感觉不同。原来,无人机和摇杆摄像机追随着运动员的身影,能够清晰地录入他的面容。

  而且,人在空中,居然能真的发出类似于滑翔机的破空声!

  着实带感。

  有架无人机,稳稳地从凌放的左侧跟随着他,一边嗡鸣,一边以尽量和人体一致的下落速度,追着运动员的飞行曲线拍摄。

  这是一架中国产的高速摄影专业无人机。

  其实很多精彩的雪上项目,比如障碍追逐、雪上技巧,都有职业摄像师可以踩着雪板,跟随运动员,滑行、跳跃都溜得很。

  但是跳台滑雪……确实做不到。也不是所有场地,都适合架设成本高昂的空中大摇臂。

  也就是这几年,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跨级腾飞,才使得国际上一些跳雪赛事,可以有比较稳的跟拍多镜头。

  “凌放助滑……起跳、好的!起跳很稳、飞行期也很稳——”央视的主持人随着前方回传的转播画面解说着。

  而专业解说苏靖,则是全神贯注地看着,看起来比凌放本人紧张多了。

  从凌放松手开始助滑之后,苏靖就一言未发。

  “落地了!好,他稳住了!”主持人轻声地欢呼。

  凌放落在了雪地上的第一条红线之外。

  不过很可惜,第一跳,他这发挥只能算是中庸,米,将将超过K线。

  解说苏靖在节目刚开始介绍凌放时,还激情满满,紧张地看了过程,直到凌放落地时,他忍不住地叹了口气。

  苏靖情绪未免太外露了,女主持人不露声色地往回带了带:“……无论如何,平稳着陆,成绩有效。观众朋友们,这已经是中国跳雪青训的里程碑,我们16岁的小将凌放,未来一定会更好。大家可以继续等待他的第二跳!让我们共同期待。”

  第一轮跳完,凌放有个还算不错的姿势分,再加一点风力抵扣分,也只暂列第九名。跳雪比赛是两轮综合打分,正常看来,这次冬青奥,他争夺奖牌的希望不大了。

  屏幕闪回了几位有望争夺冠军的运动员,主持人就跟着回顾:“可以看到,3-5名的分数非常接近!第二名芬兰运动员克里斯多夫,稳定的发挥,已经超出HS线,和后面梯队拉开了极差!可以说,只要第二跳不出大的意外,前两位已经各自锁定了一块奖牌。”

  解说苏靖也意识到自己不该太沮丧,跟着继续:“目前暂列第一的是今天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