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4章 换封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敲了敲桌子说道。

  朝廷如今的分封和当初的世封不同,当初皇帝搞世封,长孙无忌等坚决反对,是因为皇帝把宗室和功臣分封在中原各处紧要之地,这不等于把朝廷的要害咽喉,都让别人扼住了吗?

  后来皇帝把世封制改成分封在边疆州,但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还是反对,因为世封刺史,可是要管民治事的,而且还是世代相袭,这以后肯定还是要乱套。

  最终改来改去,才最终有了如今的这套功臣领主分封制度。

  分封的是大唐鞭长莫及,同时又汉蕃形势复杂的极边之地,比如海外的流求、北边阴山、燕山以北的塞外,还有西域山北的那些地方。

  朝廷没有那么多精力和力量去控制那么远的地方,但如果采用过去的羁糜制度,则又划不来。羁糜制订不可靠,胡夷叛服不常。

  而如果分封功臣,让他们来控制这些地方,既给了贵族们发展空间,同时也让朝廷对边疆也保持着控制。

  分封制度到现在也有十年了。

  还没有出现过什么乱子,相反,有这些功臣领主屏藩在边,他们招募百姓垦荒屯田,筑城修路,训练民兵等,使得大唐的边境十分安全。

  起码,现在还没有谁突破边疆上的领主封地,打到朝廷的直属州县来。

  有领主们带头发展边疆,用心经营,朝廷甚至每年还能收回不少税收。比如李家经营的辽南、琉求等领地,每年就为朝廷带来大量的税收。

  “我们也讨论了许久,也各自都说了自己的意见,我综合了一下,现在有个初步的想法,跟大家先说一下。”房玄龄向来是办实事的人,不管怎么抱怨,反正事情都得办,因此也就没什么可多说的。

  “咱们把辽东的封地置换一下,置换到北面。西线呢,以辽河上游的扶余为界,东线,则以鸭绿水上游的国内城为界,这两点成线做为一个界线。”

  “两城以南,是朝廷直隶的辽东道和朝鲜道。而在两城以北,到粟末水这些地方,则做为辽东诸侯们的封地置换地。”

  地图上,房玄龄拿笔画出界线。

  如果仅从地图上看,其实置换的封地,比原来还要大些。而且原来封地多是辽东山地,而现在置换的地方,却是松嫩平原啊。

  当然,现在人不这么想,连房玄龄这个提出方案的宰相也没这样想。

  辽东越往北越偏远也越寒冷,这么冷的地方根本不适合居住。

  交通不理,生活艰难,中原人不适应,那里也只有那些室韦人、靺鞨人生活着,一些野蛮人。

  “大家能接受吗?”有人再次问出这个问题。

  辽东虽说山多,但起码距离辽西不远,尤其是如今辽南有港口,海运发达,从辽南到登州很近。特别是有辽河还能河运,河运联海运,相对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