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5章 仙山茶_人过五十日过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财富特别是粮食极为丰富,作为仙山的小片梯田如果继续种粮的话,因为土壤贫瘠,浇灌困难,产量极低,得不偿失,于是政府主导种植茶叶、水果,退耕还林。仙山茶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认知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滨海本地和北方地区,很多人比较认可仙山茶,尤其是仙山绿茶。但是,国内市场份额极其有限,只是作为一个小众品牌。

  曾经送给南方表姐一斤崂山茶,她尝过后告诉我:什么啊?跟酱油似的……弄得我很尴尬。这个表姐是一贯的有一说一的爽快人,平时都是消费很高的一个人。也难怪,当时的制茶工艺的确差一些,再就是有个特点:仙山茶用仙山的山泉水炮制,总比国内其他任何地方的水炮制的好,包括我出差到瑞士,那水质应该是很好的,却总感觉不如仙山泉水炮制的茶好喝。难道说水土不服包括人和茶叶吗?于是就听说滨海某商人成功落户帝都后,每周都要派车拉一大水箱的仙山泉水过去,泡茶,煮粥,尤其是炮制他喜欢的崂山茶。

  普通老百姓喝的仙山茶,大都是五一前后的大天茶,五六百一斤算是不错的了,谷雨前后一芽一叶的顶级茶,鲜叶子都是二三百一斤的,五斤炒制一斤,成本就是一千到一千五百元一斤吧,一般市民是消费不起的。而我家喝的大都是五一劳动节后,鲜叶子五六十一斤的时候,找个熟悉的茶园弄个百八十斤,再委托朋友找比较好的炒茶点给做好,平均下来大都是二百左右一斤,喝起来也很不错了。至于红茶,都是夏天的老叶子或者秋天最后采摘的叶子制作的,感觉总不如绿茶好喝,顺口爽滑。

  这些年政府加大扶持和补贴力度,努力做大做强仙山茶产业。从宣传的口径看,品牌价值过了十三亿了,茶叶面积过二万亩了,产量1500吨了,产值6亿,亩产平均三万元,平均一斤单价600元。

  阳城老张,执教杏坛四十年。临近退休,有仙山的学生把一片废弃的茶园送给他,如获至宝,精心打理,自学炒茶,号称“江北第一炒茶大师”。同时也对茶农有了近距离接触甚至说他自己就是茶农。“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跟我牢骚说政府的补贴都给了大型茶企,小茶户根本就享受不到!自古都是官商勾结,哪儿见得过官民一家了?哪儿有补贴,哪儿就有腐败!大的茶企有自己的大片茶园,根据自己的销售量储备够了加工的鲜叶子以后,就不买小茶农的鲜叶子了。加上疫情,外地的茶商来不了,所以就有压价收购小茶户鲜叶子的现象。如今一片茶园才能一个人一天能采几两不到一斤的嫩芽,被人260元一斤收购去,做成崂山龙须,最低卖一万元一斤,要知道,成本也就一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