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章 家乡的变化_人过五十日过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作怎么出去的等等信息。春节是村里信息交流最多最畅通的时候:“某某的女儿找了个黄头发蓝眼睛老外,跟个猴子似的,看样子比他岳父还大。”“没结婚,却来这里过了两个年了!”“听说他买车了,就是为了这个洋女婿接送方便。钱,是老外给的。”几个嫂子们议论起一个家下女孩的外国男友,很好奇的样子。

  “小子,什么时候给我找个洋妞当儿媳,咱中国男人就出息了。”堂哥跟儿子调侃。不过,家下真有个侄子很争气,找了个台湾姑娘结婚了,不一样的是他去了台湾,并且很少回来,金货钞票明显安慰不了那位表哥表嫂对他们的牵挂……

  回家的必修课就是听父亲讲叙家史村史趣事轶闻,听母亲唠叨些张家长李家短。母亲曾经多次做梦梦见我还是小时候的模样,光着身子,从东大河往家里跑——这差不多的梦,我也多次做过:家乡,在渐变;人,也在渐渐长大,老去……

  年迈的老父亲

  中秋回家,听不完的母亲的唠叨。而父亲却神仙一样不管不问,偶尔说些身边的事儿,外边的事儿,却也有一搭无一搭,这是因为他的听力越来越差。

  次日一早,我骑着父亲的26自行车,提了相机来到村边大沽河拍照,遗憾的是通往河边的茅草密集高大,只能作罢。想当年,这条小路是我们去河边洗澡的必经之路,如今看来去河里游泳洗澡的人越来越少最后没有了。

  回到家,父亲提着他的手提包,已经等我多时了。他要我开车拉他去邻村的集市上给手表换块电池。父亲慢慢腾腾把自己挪到车里的座位上,我给关上车门,很快就来到集市。因为秋收农忙季节,集市上很少人。

  我给父亲打开车门,看他费力地挪出车子,摇晃着干瘦的佝偻的身躯,在车外的地面上站稳后,开始向集市方向移动。我跟在父亲的身后,心里是酸楚的感觉——这就是耄耋父亲啊,那个曾经和我一起在篮球场驰骋,那个曾经用自行车带我去过那么多地方的父亲啊……

  父亲不断地和乡里乡亲打着招呼,打听着来到修钟表的地方。他撸下腕上的手表,递给修表的人。人家说可能没电了,所以不跑了。我都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有的这块手表,从修表人口中得知才二十块钱!干了一辈子教师的父亲,有不低的退休金,却带着一块儿二十元的电子表!我有些羞愧地把腕上的手表别到了身后。记得刚工作时候,给父亲、母亲、姐姐都买过手表,可是,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这些年,我给他们买过什么呢?衣服,鞋子,金耳环金戒指,却没有给父亲买块儿表。这次回去以后,一定给父亲买块表,作为他81岁的生日礼物。

  修表人换了电池,表开始跑了。父亲问人家多钱,那人说二块。父亲颤颤巍巍地拉开皮革提包,路出一摞报纸。他从报纸夹缝里抽出一叠五毛和一元的零钱,用铁夹子夹得整整齐齐。估计他因为糖尿病原因怕冷吧,很热的秋天他却戴着白线手套。他不方便抽出钱来,就把一摞零钱递给了修表人,那人抽出四张五毛的,把钱还给了父亲。我站在一边,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我走得匆忙,忘记了带钱。

  父亲问桃子多钱一斤?卖桃子的说十元三斤。父亲不满意,说桃子品相不好。我看好了黄瓜,五元钱三斤。可是,我告诉父亲,忘了带钱,先借我一百元,我想买点儿老人喜欢的好水果。可是父亲没理会,我以为他没听见。可是,回家后,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千元钱给我:“你不是没带钱吗?拿去用吧。”我说,我有,只是赶集的时候忘记带了。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