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宽容与自由_人过五十日过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年几乎是读不到他的文章的,相反,却关于批评他的文章很多。据说北京解放前,我们喊话他希望为新政权服务,可是,他在傅作义的帮助下飞到了南边,后来去了美国,再后来回了台湾。作为文人,胡适的风骨可谓独树一帜:和总统坐在一起,总统规规矩矩,他却翘起了二郎腿;蒋介石曾经希望胡适当总统,他干实权派的行政院长也就是总理,胡适答应了,而蒋介石的嫡系坚决反对,担心大权旁落而放弃。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与、陈独秀等在中国可谓风云人物,他关于新生活的解释简单明了:新生活就是有意义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不那么做。如此而已。

  我们应该感谢这个社会,给予我们足够的自由去发表言论,去旅游去徒步,去享受美好的阳光。但是,我们更应该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充分的包容,包容我们做过的一些错事儿,包容我们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彼此的包容,才是自由的源泉。

  周末的这次聚会,是一个老朋友发起的,主要是已经退休的几个老领导。我很向往,却又有些芥蒂,毕竟有一个退居二线的领导似乎对我的工作调动不够支持,并且人为制造了障碍。在我看来,他就希望我能够屈尊拜访,并有礼品相送。其实,对他的尊敬我是一直有的,在无求于他的时候也曾经顺便送过一些烟酒。就在前不久,我们还在他的办公室谈起我的工作,口气明显比以前缓和了很多,却又显得无能为力,毕竟他退居二线了。我就想,领导为什么不能用包容的心去思考呢?为什么不能成人之美?为什么要人为制造障碍?

  69岁的同办公室老领导带上了助听器,嗓门相当洪亮。几年没见,他瘦了很多,减肥很成功。听说他一天走一万多步,我才发现他比以前健康了很多。本来听另一个老大哥说过不要请他喝酒了,万一出现个意外就不好交代了。看来我们是多虑了。他很要面子带来了一箱红酒,朋友叫我给他送回家,他坚决不要,要送给我。

  71岁的纪委书记一脸老年斑,头发稀疏,却心定气闲,稳步挡车。酒喝得很少,烟也不多抽了。没事儿写写书法,读读闲书,保养得很好。

  随着一箱红酒的消失,气氛活跃了很多。在职的某局局长听说我的仕途坎坷,表示要为我争取一下。为了表示感谢,仰脖喝了一杯!我当然清楚他的话只是客气客气,毕竟我俩无任何交往,甚至以前都不认识,以后也怕是扭头就不认识的。退居二线的老领导也表示为我的事儿再努力一下,我又喝了一杯;老书记一杯,老领导一杯,同时作为最年轻的一位,我还要承担服务员的职责,给老领导夹菜,添酒倒茶,直到下午二点多才结束。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