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章 回家过年(2)_人过五十日过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有些短信编写的真是不错,于是,立刻原样给另一个好朋友发过去。这天上午,原则是不出村的,本家族的长辈那里都要走一走看一看,磕头也仍然是少不了的。大爷大妈们真的老了许多,可是,八十多岁身体硬朗的样子真叫人羡慕。远在上海的一个大哥一家三口也回来了,城里人是坐不住土炕的,于是炕上放了很多马扎子,说来也是段趣闻。每天能够盘腿坐在炕上的我,回来以后,脚踝骨上必然要肿起一些,然后,褪掉一层皮。

  家里有件事情,我必须制止,可是,又不能公开说,怕伤害母亲。于是,约上父亲,一早散步到河边,跟父亲讲了,父亲才决定采纳我们的意见。当时,心里感到很放松,初升的太阳红的可爱,火红的朝阳撒在冰河上,很美。回来的路上,村头土地庙上也贴上了对联,烧上了香火。这是我见过的最小的庙——高不过半米,宽也七八十厘米的样子,整个是大理石做的。里边是一块袖珍石碑,刻着村里的几个姓氏。旁边榆树上挂着一条长长的塑料薄膜,父亲说,这是他挂的,是他老人家的风向仪。我忍不住想笑。真是老顽童啊。

  村里有许多人已经作古,于是,留下很多空旧的房子。这些房子留给我。很多的故事。人世变迁,一年又一年,我家的老房子早晚也会是这个样子吗?想起来就有些伤感。

  初二一早,就有许多来拜年的,包括父亲的学生。可是,父亲一早就出去了,直到中午十二点了,才终于回来,身后拖着一捆柴禾。“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初三,两个姐姐姐夫外甥都要来,我对老婆说,你是跟我到舅舅家做客呢,还是在家下厨?老婆最后还是决定跟我做客去。的确,这些天她够累的了。再说年前两个姐姐家我们都去过,并且,也送去了年货和新衣服。经母亲同意,我们出发了。两年没有来舅舅家了,六十七岁的舅舅还是没有停止田间的劳作。

  我带妻子在村子里走了一圈儿,叫他们见识一下我童年经常光顾的地方。村里有一口井,很奇怪,夏天再多的雨水,也是干枯的,可是,到了冬天,再旱,井水也是满满的!远远的,我们就看见井水升腾起的热气。的确,井水还是满满的,伸手就可以涤取,可是,从四周没有留下脚印儿的雪地上可以看出,现在人们再不用来提水吃了,因为家家有了自己的水井。

  姥姥的旧房子不见了,那两棵粗大的香椿树也没有了,甚至我没有找到姥姥家的影子,更不用说我捉蛐蛐的菜园子了。童年的时候,姥姥家是我最喜欢光顾的了,姥姥总是能做出我喜欢吃的东西,特别是她用各种菜蔬包的包子,真香啊。如今姥姥已经作古有十五年了,八十八岁的高寿。遗憾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