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_新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伯夷叔齐,可在我看来,彼辈虽求仁得仁,却不足士人效仿。”

  他也做过汉朝的官,食刘家之禄。可在新朝却继续任职,没有选择不食新粟,当然有一番自己的挣扎和见解。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在楚地遇上两位隐士,名曰长沮、桀溺,在拉着犁耕地。”

  “孔子让子路去问路,二人知道来的是孔子,就对子路说,这天下纷乱如同滔滔洪水,混乱邪行流淌得到处都是,你要随谁一起去改变它们?还不如随吾等避世而耕。”

  “子路将二人的话告诉孔子后,孔子长叹道:人怎能像鸟兽一般活着?天下若是有道,丘也不必如此辛苦去寻求改变了!”

  张湛道:“伯鱼,我希望你学孔子,不要学长沮、桀溺。这天下虽不尽如人意,距离三代之治尚远。但正因如此,有志者才要去加以更易,而不是避世隐居,坐视世间道德沦丧。”

  第五伦明白了,张湛也是个在季世里挣扎的理想主义者啊,难怪会认可王莽之政。

  他欣然应诺,但心中却明白,自己的理想,和王莽、张湛是不一样的。

  不过话说到这份上,这次是没法辞让了,他还能扔下第五氏,自己跑深山里隐居,或直接去投起义军不成?

  更何况,第五伦也算摸清楚了这时代的逻辑:在官本位的社会里,想将名望转变成实利,你首先要有个官职。

  就他这水平,辛苦攀科技树种田一年,增加的亩产,可能还不如做官捞到的钱粮多。

  小偷小摸搞到的镔铁,可能远远比不上做官后打通的渠道丰厚。

  太学生得皓首穷经,拼命跪舔那些经师老家伙,才能通一经参加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年最优秀的甲科四十人,方能成为“郎中”。

  而四科取士和孝廉一样,作为正途,可以直接入朝为郎,过几年体体面面,外放当个六百石、四百石,手握实权,岂不美哉?

  更何况,第五伦对即将要去的常安城,确实很是期待,准确来说,是对那儿的两个人感兴趣。

  一个是寿成室里的新朝皇帝王莽。

  还有那位让他怀疑自己记错历史的国师“刘秀”!

  “来都来了,若不去会会这两人,岂不遗憾?”

  ……

  第五伦和景丹一起走出了郡府,他正打算去牵马回家,却发现正门外围了一大圈人,男女老少皆有,都垫着脚看热闹。

  看到第五伦出来,众人竟都很兴奋,大呼道:“第五伯鱼出来了!”

  这让第五伦始料未及,消息传出来了?不就是举孝廉么,至于如此激动,莫非还要和电视剧里一样,夸马游街?

  第五伦看向景丹想问问,发现他也满脸愕然。

  不对劲!

  再一看,却见被人群团团围住的地方,跪坐着一个仗剑游侠。他斗笠背在身后,露出了脸庞,三十余岁年纪,方口瘦脸,留了络腮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