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模仿作案?(求追读)_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官办的教坊司可以。

  因而,一众民间场所才汇聚于此,却反而形成了鲍副盛名之地。

  ……

  两人抵达地点时,金风楼那只画舫船只已停泊在岸边,有府衙捕快守着,附近许多人观望。

  消息明显压不住了。

  “大人!”一众捕快松了口气,忙拱手,继而,纷纷用崇拜的目光看向齐平:

  “齐校尉,您终于来了!”

  这副态势唬的围观群众一愣一愣的,心说锦衣缇骑果然威风,府衙的人竟也这般尊敬。

  “尸体在哪,带我去看。”齐平道。

  一行人上船。

  不愧是大型场所,这船也华丽气派,是真正的大船,不是小舟,有两层甲板,许多间屋,飘着鲜艳的彩旗。

  此刻,船上还压着一撮工作人员,给圈禁在一角,忐忑不安,惊慌疲惫。

  齐平一概不理,跟随引路人,蹬蹬蹬上了二楼,进入一件屋舍,里头与寻常屋舍无二,入门小客厅,穿过帘子,是主卧。

  王显就死在这里。

  精致的房屋内,一张锦床,被子叠的规整,一张圆桌,摆放茶水瓜果,子爵大人就坐在桌旁的木椅中。

  神色惊恐,张着嘴,面庞布满死气,没有被捆绑,只是靠在椅中。

  双手下垂,胸口、右手腕鲜血凝固。

  脖颈处有掐痕。

  那只有着八字胡的脸上,双眼惊恐地盯着对面墙壁。

  墙上本挂着一张略显旖旎的美女图,只是,此刻,那画布上却只有一个触目惊心的“仇”字。

  齐平吸了口气,表情凝重:“又是他?”

  这里的“他”,指的是凶手。

  邢捕头神情严肃,道:“应该是,我仔细观察过,这血字与东城民居内的类似,都是左手写法,笔迹,字形都相仿。”

  他这话有隐藏含义:

  即,这字应该不是伪造的,毕竟,城中知晓血字的不少,但了解其乃“左手书写”的,只限少数人。

  这就大大减少了,旁人作案,模仿血字,以此转移官府视线的可能。

  齐平看了他一眼,说道:

  “不能完全排除嫌疑,这王显死的太蹊跷,你也知道,他涉及侍郎案,情况复杂,若是依照锁定嫌犯的思路,最可能杀他的,是近期与其结仇之人。”

  后面的话,他没说。

  但邢捕头懂了。

  王显近期得罪了谁?呵呵,那可多了。

  作为白手套,他服务的可不只是一家,侍郎案,一群人吃了挂落,恨死王显的,必然不少。

  都有作案动机。

  关键,这些人都大有来头,是有能力渗透进府衙,从其中打听到案件细节的。

  如此,模仿陈年的案子,以此排除嫌疑,便是个好主意。

  况且,陈年乃是知县,多年为官,判了那么多案,血仇多正常,可王显一个商人,除了官场上的事,还能涉及什么?

  邢捕头知道这点,但他不敢说,也不敢想。

  齐平这时,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一个名字:武功伯。

  他记得,王显招供时,最先供出的,便是这位,裴少卿说,皇帝罚了他不少银子,作案动机充足。

  至于被剥夺官身的侍郎,反而没啥可能。

  “武功伯爵派人做的?不……不能这般武断,要讲事实和证据。”齐平在心中告诫自己。

  迈步走到尸体前,仔细观察,发现其嘴角还残留些许粉末。

  桌上,茶碗中没有水。

  邢捕头见状,解释道:

  “据仵作勘察,死者致命伤在于心脏,曾被利刃刺入,导致死亡,口中,同样被灌以砒霜,不过,大概率乃杀死后,再倒入的毒药。”

  做出这依据的理由很简单,死者没有明显的中毒反应。

  这就很有意思了。

  若是说,上起案子,凶手强行喂下毒药,乃是为了折磨陈年,令他死的更痛苦,那么,这起案子就太走形式了……

  先杀了,再灌毒。

  不会真是“模仿作案”吧……齐平愈发怀疑了:

  “还有别的发现吗?比如凶手留下的痕迹?”

  邢捕头点头:“有!”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