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 解谜(求订阅)_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近。

  这说明,在袭杀发生时,大部分军卒处于卸甲状态。”

  他冷笑一声:

  “这就有趣了,行船大意也便罢了,但按军中规矩换班,也不该有这么多军士处于‘休息’,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很快被屠戮光了,这莫非也是‘大意’?

  呵,要知道船上官员来自不同衙门,彼此监督,这般放松警惕,就没人质疑?”

  众校尉一惊,都是竖起了眉头。

  的确,若是单拎出一点来,可以解释。

  但几个点叠加,再说疏忽大意,便牵强了。

  而最令他们咋舌的,是齐平竟从尸体漂流的位置,推理出当夜军卒的状态……这个思路,是他们没想到的。

  或者说,不是寻常人,会第一时间注意的。

  倒是洪娇娇,反而没太大惊奇了。

  毕竟,当初在临城,齐平解开画卷的思路,比这跳脱多了……

  “是了,虽是夜间,可既然在正常行船,便断无休息的道理。

  我此前还纳闷,为何屠戮一边倒,尸体里都没几个贼人,还想着,许是这帮江湖人强横,加之军卒为陆战之卒,不擅水战,方会这般……

  却未想到,还有这一遭。”

  大嗓门校尉右手握拳,兴奋地锤在左手掌心,恍然大悟般。

  其实,这个疑点并不难发现。

  若是大家在现场,看过尸体,很容易察觉。

  但问题是,他们只能凭借卷宗上的文字分析。

  所以,很多东西,就必须依赖纯粹的纸面推理。

  “可恶,地方呈上的卷宗怎么也没写明白?莫非那帮人在现场都没注意到?或者觉得,这并不重要?”一人幽怨道。

  齐平冷笑:“还真未必是地方衙门疏忽了。”

  “哦?”大家看来,裴少卿道:“你的意思莫非是……”

  齐平笑了笑,没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自顾自道:

  “上面说的是第一个疑点,还有第二个,便是官员的,卷宗上写明了打捞出的数目,并比对腰牌,确定了身份,但只有一部分。

  巧合的是,官船上的三名文官,其中有两个,尸首都不见了。

  其中,便包括运粮主官吴合,只找到部分破碎的官袍,以及遗留河底的印玺…”

  船队的组成很“复杂”。

  主官一人,由都察院派人担任,便是吴合。

  还有两名副官,分别来自户部与工部,三方彼此监督。

  至于军卒,也是京军与禁军混搭的。

  这点众人都知晓。

  齐平叹道:

  “敌人突袭,官员来不及反应,或者战败被杀,尸体被冲走,难以寻觅,这听起来合乎逻辑,但我还是那句话,至于如此疏忽大意吗?

  同样是外派的巡抚,李琦,李巡抚出驶时,官印都是从不离身的。

  这吴合,当夜理应在船舱内,身边也该有护卫,莫非是睡死了?

  那般大的动静,连激发官印,护持自身都做不到?

  即便无法反击,可连护持自身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