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8章 猛虎归山日!潜龙入海时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漆成了暗红色,也要有一百五十个。

  半身板甲,应该说是铁板,只能遮挡正面带护喉的微弧形精铁板,要靠皮带系在胸前,数目和头盔相同。

  按照鸳鸯队一队12人的班组,一个排40人,一个连120人。

  以现在的装备,班长和副班长加两个刀盾手,四个长枪手披甲,四支火铳不披甲,可以武装一个连的骨干队伍。

  其他的队伍就只能先给班长级的披甲,别小看这披甲率,整个起义军名义上现在四万多人的队伍,披甲也就四五百人。

  还是各式各样,连皮甲和棉甲都算上的,铁甲更是极其稀少,总共也没几十副,都是将领头目穿着的,要不然怎么会被精锐的家丁队一触即溃。

  这可就真的是鸟枪换炮了,有这样武装起来的骨干队伍,又没准备现在就和官军,直接硬碰硬作战。

  前期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当然就是真和官军对上,也能把他们打出翔来。

  当然压紧成块的盐砖也不少,这可是来自黑风寨的精制盐,可比山西这边吃的,来自宁夏的花马盐好多了。

  剩余的主要是成袋的面粉,和成袋的干咸菜,运输能力有限,只能保证急需的物资,粮食还是要靠队伍自己解决大头。

  还有不少自己家产的军用帐篷,加上现有的木屋,不够安置下这么多人,只能先挤一挤。

  好在都是陕北人,地窝子窑洞都会弄,先临时凑合一下。

  这里以后就是老营,作战部队基本上都是在外面。

  桌子上是一个小木箱,里面是三把漂亮的新手铳,配着仿制的腋下快拔牛皮枪套。

  嵇慕一眼就喜欢上了,正在爱不释手的听老班长讲解,萧云良和周国华也带着队伍上来了,自然又是一番寒暄,老家来人总是那么让人激动不已。

  之前在陕地到处游击作战,那边太乱,每一次补给或人员交接都要想尽办法,现在好了,有固定基地就很爽。

  外面自然有人安顿队伍,他们三人兴致勃勃的听老班长讲解“提刑官”的用法。

  可惜就是火帽太少,每支枪才给配了50个,好在有两个弹巢,都是提前装好,任你武功再好,一枪撂倒。

  这是鹏大帅特意安排给他们三人送来保命的神器,加上贴身穿的护身甲(防刺背心),这个时代能困住他们的人真不多。

  老班长教完“提刑官”的使用方法,找了僻静的地方,每人试射了两发,又学着重新装填子弹。

  都用熟了守护者小铳的,就是换了击发方式,上手还是很快。

  交接完物资,老班长带着队员骑着马骡就撤离了,连电台天线都帮他们装好了,一部大功率电台,和脚踏式发电装置都给安装的妥当。

  现在他们就可以直接呼叫,距离六百多里外的真定府基地,不用再靠太原站帮着来回传话了。

  安顿好队伍,粮食暂时不缺,上山的路上,在山脚有处露天的煤矿,山西别的不多,煤铁资源真的极其丰富。

  尤其是煤炭,不用深挖,很多地方,一地的露天煤块随便捡。

  萧云良安排人卸空驴车,去拖几车上来,就够山上烧好几天了,有了燃料,晚上只要做好通风,冬天也不至于被冻坏。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