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4章 红武海军集结南下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杭州湾外的舟山全岛,位置极佳,如果能建立一个稳定的基地,就能成为一个辐射大明长江、运河的两个重要的通道。

  仅以地理位置论,舟山群岛对于东亚海域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唐代设翁山县,宋代复设昌国县,元代升昌国州;舟山群岛历为方士、游医眼中仙居之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昌国县,十七年改作昌国卫于象山县,后舟山置二所,二十五年改隶定海卫,为防倭实施“海禁”,强迁舟山群岛46个海岛的居民到大陆,舟山群岛从此荒废。

  永乐七年又立水寨。此后长期处于半荒弃状态,成为“倭窟贼巢”。

  舟山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是舟山本岛,本岛西面的金塘岛,北面的岱山、秀山岛、衢山岛,东南面的朱家尖、桃花岛,是群岛中面积较大的几个岛屿。

  在舟山群岛中,金塘、大榭二岛相对最靠近大陆,关于金塘应否开复,是否分屯增戍,在明中后期几度引起热议,但终不竟行。

  明中后期舟山开复之难,其具体理由暂难辨清。不过,舟山群岛的迁界与撤守非仅一隅之事,东亚海域之风涛亦非朝廷所能掌控。

  嘉靖年间在浙江抗倭的王忬上书:臣访得番徒、海寇往来行劫,须乘风候,南风汛,则由广而闽、而浙、而直达江洋;北风汛,则由浙而闽、而广,而或趋番国。

  在广则东莞、麻蚁…以至潮州之南澳;

  在闽则走马溪、金门…

  记住网址

  在浙则东洛、双屿、金塘、普陀,…

  以至苏松丁兴、马迹等处;

  皆贼巢也。

  ……

  宁波府定海卫,也就是后世的舟山所在地。定海卫下辖舟山中中千户所、舟山中左千户所、穿山后千户所、大嵩守御千户所等五个千户所。

  舟山是海外巨镇,船只往来多,又有鱼盐之利,西连越郡,北绵长江,是一个进能攻、退能守的好地方。

  这里和湾湾岛不一样,占了湾湾岛对这个时代的大明来说,不疼不痒。毕竟中间的海峡离大陆最窄处也要有260多里地,一眼望不到头的远。

  而舟山几个大岛离江南腹心之地太近,冒然竖旗,会引起明廷不必要的紧张,所以汪鹏决定,先从外洋能停泊大船,有水源,易防守的小岛入手。

  汪鹏打开度娘地图,用测距仪在上面标来标去,算着距离和航速。

  在外围建立稳固的中继站先站稳脚,比如嵊山岛。距离耽罗岛基地840里,折算为226海里,以红武海军新舰的航速,也就两三天的时间。老式武装运输舰要四五天。

  从嵊山岛再到湾湾岛有1200多里,折算为330多海里,新舰要四五天,输舰要六七天。

  比比划划半天,汪鹏也累了,把相关资料打印好,又写了一份电报稿。

  困得他眼皮快要睁不开了,赶紧收拾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