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7章 工业、农业、渔业,齐头并进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官们在一起开会讨论,准备确定新的海军主力舰。

  岛上的造船坊也不能闲着,千里迢迢到了耽罗岛的木工大匠王叔,带着自己在屺坶岛合作顺手的船匠们,这次就是来筹建新的大型造船厂。

  屺坶岛干船坞里的两艘海沧船,已经完成主要的龙骨的桁架制作,下一步工作会相应的简单,按部就班的铺设甲板就行,已经没有挑战性。

  王叔就带着自己的造船团队来到耽罗岛,汪鹏和王叔说了,以后不造这种商货两用的船型,准备造真正的战舰,正在和海军们确认船型,很快就能定下来。

  那王叔也不乐意闲着,接了先快速制造一批专用的渔船,组建渔业生产队,解决耽罗岛的海产品供应问题。

  这对王叔他们来说真正是小菜一碟,接收了两处船坊之后,重新编组,带着这些原有的小工苦力们组建了耽罗岛海军造舰厂,经过一番搬运,上好的干料、大料、贵木料全部都转移到了海军造舰厂,因为是官方的船坊,还有独立的码头和水道,仓库和居住生活设施都很齐全。

  首先开工的就是他们最熟悉的“小苍山船。”一次性开工造四条。每条正常都能承载五十人以上,造多了也没用,没那么多的水手。

  小苍山船又名苍山铁,是大明水师舰船里的六号福船,船体较小,吃水5尺,设有橹,风顺则扬帆,风息则荡橹,此船非常轻便灵巧,又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和载货能力,按照大明传统的计量法,是100料的船,载重量也能达到20吨左右,听起来不少,实际上去除武备人员和压仓石之后,也能装个两三万斤。

  汪鹏需要的是能在深海里捕鱼的打渔船,现在还没成为保护动物的鲸鱼,才是渔船的目标,搞到一条,都要够多少人吃的。

  这种小苍山船非常合适,既能充当海军的训练舰,又能作为哨船巡逻警戒,还能作为远洋捕鲸船创造极大的效益。

  济州岛原来的渔民全部划着船跑了,现有的渔民不出意料的以海女们为主,红武军登陆的海女村,现任村长珠女已经被红武军深深折服。

  她主动联络了济州岛上大大小小的海女村,一帮很爷们的海女们单独组建了海女渔业生产大队,由胡杏花直接管理,岛上现存的几十艘大小渔船都划拨给她们使用。新的海女大队,就驻扎在船厂不远,凭借这些小渔船,和汪鹏配置的尼龙大网,每天近海的渔获也是很可观。

  翻译官梁峰还被抽调过去,为她们开夜校,教授简单的汉语对话,不过现在可没有西洋景看了,红旗城制式的工作服,一个个穿的都很整齐,带着草帽,虽然在船上还是习惯光着脚,但海女们也不是傻子,谁不知道棉衣暖和,不是以前穿不起嘛。

  相处熟了之后,海女们不再像刚开始一样畏惧红武军,这个团队多好啊,待人和气,从不欺负人,每天只要完成工作任务,吃饱穿暖,孩子们也都上了官学,这种日子天天都跟在天堂一样。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过上好日子后,海女们也积极的向团队靠拢,语言关是必须要过的,她们主动跟胡杏花长官提出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汉话,想请原来的梁翻译抽空来教教,胡杏花也同意了,这可苦了梁峰这个年轻英俊的翻译官。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