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地道_我全家跟着房车穿越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亮光射进来,原来木头匣子是个出口,他率先爬了出去。

  卫靖紧随陈伯身后,出到地面,他恍然。

  难怪张大郎说可以利用地道伏击胡虏,此处正是处于胡虏南下往邺城的必经之道。

  “此类出口有几个?”卫靖问陈伯。

  “这一大片每隔十余丈便有一处出口。”

  陈伯道,向北又走了10多丈,在一处看起来和周围并无甚不同的地上摸索片刻,掀起一块长满杂草的土块,那杂草早已枯黄,却原来是一块铺满了土的木板。

  “将军可要进去看看。”陈伯问道。

  卫靖点点头,跟着陈伯从此处又进入地道,发现此入口亦与方才的小厅联通。

  至此,卫靖对井庄地道情形已了然于胸,谢过陈伯后,与张晓珲一道回了邺城。

  到了城门口,卫靖勒住马,等张晓珲跟上来,对他行礼道:“军情急迫,还请大郎随我一道到府衙商议抗敌之策。”

  非常时期,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他必须整合所有的有生力量,何况是张大郎这样既身手不凡,且又深谙练兵之道的将才。

  “不敢,但凭将军吩咐。”张晓珲忙还礼。

  刘知府早已派出衙役到各处村庄通知老弱妇孺迁入永安城,男子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则需全部进入邺城协助守城。

  而莘庄和井庄那些修好地道的村子,大家在衙役到之后就开始往地道搬运饮水、干粮和保暖的被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张老爷子家的地道其实不像地道,叫地下室更贴切。

  他家地方大,修了好几个厅室,都用木头加固,考虑到祖父祖母年纪大了,张晓珲甚至搭了床。

  虽然果腹的食物也准备了干粮,之前张晓瑛就写下了西北地区人民的主食——囊的做法给张晓珲带回家,让两位婶婶照着做,但是地道里也筑了结构精良的小灶台,烟雾可以直接排出地面,因此虽然白天不能生火做饭,产生的烟会暴露藏身地,但是夜晚还是可以简单做些热食,烧些热水。

  家里人之前偶尔还会喝生水,自从他们过来以后,已经教育大家尽量避免喝生水了。

  地道里取水也方便,有通道直接通到自家水井,小灶台边也准备了一个陶缸装水。

  吃喝解决了,拉撒也是大问题呀,毕竟不能只吃不拉。

  张晓珲当年参观地道战时,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本册子上记录的一件事——有一位战斗人员艰苦战斗了一整天,一直都没顾上吃饭,又累又饿。

  等他终于有机会吃上时,手上的馒头刚咬了一口,不小心掉地上,还滚一边去了。

  抗战时期物资极度缺乏,大家平时果腹的基本是地瓜、红薯、花生饼(也就是花生榨油后留下的渣饼)、窝窝头等粗粮,这馒头都是专门留给战斗人员的难得的好口粮。

  地道光线不好,看不清楚,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