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6回 年轻人的异想天开(叨逼叨的~慎阅)_我的佛系田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委托村长出面问问大鹏和阿青、顾一帆等人。

  死要面子活受罪,要有所成,难免求人吸收经验。如果那几位大咖认为可行,长辈们肯定会支持年轻人创业。

  哎,乌甘草倒是好东西,既省心,赚的钱又多,可惜很难扩大产量。

  当年大家对罗宇生的话半信半疑,直到赚钱了才扩大了些,之后保持不变。富裕了,大家过上一段懒散的日子,翘起二郎腿等麦(乌甘)草自然熟。

  眨眼过了几年,孩子们长大了,一个个游手好闲的。

  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原以为不用干活已经是人生巅峰,孰料,眼瞅着罗家包了一座又一座的山,雇请工人替自己种地。

  舍得掏钱请工人,想必赚得很多。

  再看看罗家两口子,衣着体面,儿女各自攀到好人家,眼看孙儿、外孙双全。平时来往的访客一个个看着非富则贵,名副其实的富在深山有远亲。

  像罗家这样的,才是真正的有出息,不愁儿孙没前途。

  反观自己,就那么一亩三分地,供出一代绰绰有余,等到孙儿那辈就供应不上了。

  有对比才看得出其中区别,开始暗地里后悔

  除了罗家,还有顾一帆夫妇,男的成天游山玩水,女的当一名底薪不足五千的外语老师。得知罗家种出了榴莲,夫妇俩立刻包山,开始研究种植榴莲。

  出手果断,不必瞻前顾后的原因当然是家里有钱。

  还有丁家的娜娜,不仅在大都市拥有一间公司,据说还有一间大房子,全款。

  如今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丁大爷平时极少在家,犹如闲云野鹤,不用她养。

  老一辈、年轻一代们都傻傻地看着外姓人越混越好,悔不当初。年轻人们越发焦虑郁闷,一心想做出成绩给大家看看。

  外姓人混得比本村的人好,本村人会不会心生不满?

  当然不会,看看谷翔,他们一家是先富起来的本村人,又怎样?他们从未想过要提携本村人一起发财。

  现在谷翔因为乱搞女人闯了祸,不知躲哪儿去了。

  谷采吟这个女孩倒不错,哥哥不在家,她自告奋勇到公司上班,替父亲分忧。如今听大姐的话,和一门当户对的人家相看成功,现已订婚。

  瞧,土生土长一脉相连的本村人尚且自顾不暇,哪有心思管旁人?

  和阿青道别后,文叔急匆匆地回家了。等吃过晚饭,他要再到顾家跑一趟。阿青只研究草本配方,不理俗事。顾一帆不同,他目前一心想种出榴莲来。

  夫妇俩成天往山里跑,忙得不亦乐乎,听说他已经请专家择日过来视察。

  年轻人脸皮薄,这不敢,那不敢的,只好由他这位村长豁出脸皮了。

  ……

  傍晚,罗青羽散完步直接和年哥回公婆家吃晚饭。崔堂姑和王洛也在,挺热闹的,公公婆婆笑得十分开心。

  罗青羽把今天遇到文叔的事说了一遍,听说年轻人们要种可可树,农伯年忍不住笑了,道:

  “有想法,勇气可嘉。”

  “口头夸奖有什么用?”罗青羽睨他一眼,“你那儿不是很多种植专家吗?唔?你懂的……”

  帮个忙呗。

  “行,今晚你跟文叔他们说说,明天一早我让人过去。”

  没办法,谁让他媳妇做了坏榜样?带领年轻人们不分气候、不分地区地胡种一通。

  “阿青,你真的把榴莲种出来了?”崔老对这事颇感兴趣。

  “其实也不算,种了好几年才开花,虽然结了果,一场雪就没了。”罗青羽遗憾的说,“如果今年还能开花结果,才敢说勉强成功。”

  “行的,一定行,”年轻人有想法,婆婆梅姨自当鼓励,“到时叫阿年找人到你山里瞧瞧。”

  她对儿子的能耐有百分百的信心。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