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不一样的官_煌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不得已才举家逃难。”

  吴大有带来的难民老者忙从身上掏出一份皱巴巴的纸质物件,双手呈上:“大人,这是小老儿的户帖,请您过目。”

  徐煌接过看了,只见上面写着:“一户李老根,住汝宁府确山县万安乡,民户,崇祯三年入籍,计家五口,男子成丁二口,本身四十二岁,男丑儿二十岁,不成丁一口:次男小棒槌,妇女二口,大一口妻谢二娘,年四十一岁,男妇刘月十八岁;事产:草屋一间一厦,官田一十九亩八分二厘,右户帖付李老根收执,准此。”

  大概意思是,李老根一家五口,妻子唤做谢二娘,有个儿子叫李丑儿,还有个儿媳妇叫刘月。

  儿子和儿媳妇为这个家添了第三代,是一个还没有正式取名的男孩,户帖上登记的是他的小名“小棒槌”。

  小棒槌被冠以“次男”之名,说明他们此前还有一个夭折的男孩。

  这户帖是十一年前的,李老根一家目前的实际年龄要加十一岁,那小棒缒今年应该十二岁了......

  户帖就是大明版的身份证,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押名,上到户部尚书,下到本州县的官员都有押名,看样子造假难度不低。

  朝廷规定,户帖每十年重新编造一次,州县官吏每年都要统计辖区内的户数人口。

  然天下大乱,百姓从贼居多,逃难者更多,地方人口普查工作难以继续。

  对这些难民,徐煌还是比较放心的,看他们模样,基本上都是老老实实的普通农户,只是为了活命才流离在外。

  若是心术不正者,张献忠攻打信阳时,早第一时间投奔去了。

  徐煌将户帖还给李老汉,询问:“户帖上的家人是否安在?”

  李老汉突然眼睛一红,面露伤感:“乙亥年儿子丑儿被流贼抓走,丙子年儿媳妇被流贼抓走,小棒缒没法养活,只剩下小老儿和拙荆两个无用之人.......”

  说着,李老汉的老妻谢二娘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接着哇哇哭出声来,然后自责的捶地。

  听闻这边动静,几个与她交好的难民妇人忙过来相劝安慰。

  李老汉是个郎中,夫妻二人在难民中经常治病救人,因此颇有人缘。

  徐煌叹了口气,问李老根:“沿途可遇到过献贼?”

  李老汉忙回道:“不曾遇到献贼,若是遇到那等大寇,小老儿岂有活命的机会!”

  徐煌点点头,示意没有别的事了。

  李老汉没有离开,他迟疑了下,将身旁的姑娘拉到徐煌面前:“大人,这是小老儿路上救下的姑娘,贱名赵芳,也是苦命出身,父母被流贼所杀,拙荆将她认做义女,本想留着给我们养老送终.......”

  说着,李老汉将干女儿赵芳往前推了推,示意她去侍奉徐煌。

  与其被流贼所掠,还不如送给这位看起来仁义的官爷,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