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第 59 章_纸上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唱了那首,结果引起了轰动。这首歌曲简单明快,调子轻松,易于传唱。最重要的是寓意很好,在全国上下都抱着统一华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大背景下,这首歌在大街小巷很快的流传开来。雪兰还看到上刊印了这首歌,并且有不少人写信来赞扬雪后山岚,还说希望她能继续书写类似的歌曲,鼓舞人心。

  至于林海潮声先生,她现在红了,这个名字几乎红遍了南北。有时候歌曲的力量很强大,甚至比雪兰这个写文章的还要强大。比如,这首歌贵就贵在歌词简单畅快,也不拽文,普通老百姓都能听个明白清楚,了解到一个大华夏的可贵和伟大之处,也凝聚了想要统一的普通百姓们的心愿。

  雪兰和三姐读着李氏寄来的信件,这些信都是她念着,别人给她写的,但信里李氏的语气越来越不同了,有时候那种自豪和欢快可以透过信纸传来。

  果然见过世面的女人就会变得不一样,这种就叫自信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已经深秋了。

  这些日子里,每天每天,雪兰都会跟丁氏一起路过那位唱歌的盲女,有时候雪兰会驻足听一会儿,然后给她放下几角钱。盲女的耳朵也许特别好,时间长了,她竟然主动开口跟雪兰搭话。

  “谢谢您,总是来捧场。”她对雪兰说,女人的声音非常好听,似乎是仅仅听她说话,就是一种享受。

  “不客气,您唱得真好听。”雪兰说。

  “让您破费了,我回家后才知道,您每次都打赏不少钱。”盲女道。

  “您的声音太美了,比录制唱片的歌手都唱得好。”雪兰说。

  “您过奖了,那怎么能比,人家是大明星,我只是个街头讨饭的。”盲女笑道。

  雪兰说的是真心话,因为这个年代的歌星,唱起歌来总有种唱戏的感觉,调子有时候尖锐,有时候婉转,给人拿腔拿调的感觉。

  雪兰问盲女:“不知道先生家在何处?”

  “不敢称先生。”盲女道,“小女夫家姓周,家就在后面的弄堂。”

  雪兰迟疑了一会儿说:“若有机会时,请先生上门唱曲可行?”

  “求之不得。”盲女睁着灰白的眼睛,向雪兰颔首道。

  雪兰正在写,她把的前三章寄给后,就收到了连载的邀约。

  与她联络的编辑叫王万膳,他回复雪兰的第一封信就用十分惊喜的语气说一直想联络您,原来您来了南方云云。

  原来被改编成话剧后,就在许多剧院上演过,可惜一直联络不到作者本人。因为有些场合是盈利性质的,很多文化人比较注重操守,盈利后就把一部分钱寄给了杂志社,结果杂志社早就联系不到作者了。

  王编辑说很欣赏雪兰的文笔,希望能跟雪兰见一面。

  不是短篇,起码要写二十万字左右,杂志社自然需要事先跟作者见面,并签订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