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从_韩四当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禁不住问:“健侯兄何出此言?”

  “英吉利和法兰西两国领事之所以迟迟不交还征税权,其实是想趁火打劫,是想借机重新商订租界土地章程。而地就在那儿,他们想带也带不走,再租借三五百亩给他们又何妨?只是事关国体,谁也不敢点这个头,谁也不想留下丧权辱国的千古骂名,所以个个装糊涂,杨能格是实在装不下去了,只能把你推出来背锅。”

  “健侯兄,照你这么说我应该答应洋人的条件?”

  “想哪儿去了,我只是有感而发罢了。毕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提到这些,韩秀峰好奇地问:“健侯兄,我韩四是被革职查办了,但收回关税的事并没有完,你晓不晓得谁来接替我?”

  “晓得,接替你的人已经到了。”

  “谁?”

  “蓝尉雯。”

  蓝尉雯这个人韩秀峰没见过,但蓝尉雯这个名字韩秀峰听说过不止一次,想到蓝尉雯来接这个烫手山芋,不禁笑道:“他不是上海失陷时被革职的海防同知吗,好像在升任同知前还做过一任上海知县。”

  “就是他,刚起复了,不但官复原职还兼江海关监督。”

  “谁保举的,他好像也是浙江人。”

  “浙江定海人,跟你一样是监生出身。”许乃钊犹豫了一下,又无奈地说:“正如你刚才所说,关税的事并没有完,不但要接着跟洋人交涉,还得赶紧交涉出个结果。”

  蓝尉雯在上海的名声跟“卖鸡爽”一样不堪,只是没“卖鸡爽”那跟洋人打交道的本事,韩秀峰意识到他也好,杨能格也罢,之前不敢答应洋人的那些条件,蓝尉雯上任之后十有八九会毫不犹豫答应,反正姓蓝的在乎能不能接着做官,根本不会在乎会不会留下丧权辱国的千古骂名。

  正不晓得该说点啥好,乔松年又凝重地说:“杨能格为自保,竟拉着吉尔杭阿联名弹劾你,而吉尔杭阿居然答应了,这事没那么简单,所以你回泰州也好,用不着留在上海蹚这滩浑水。”

  一提到吉尔杭阿韩秀峰来气,禁不住说:“我估摸着他是盯上了江苏巡抚这缺,可他算什么东西,不但不是进士出身,一年前还只是个工部郎中。许大人就不一样,不但是正儿八经的翰林官,还先后外放河南、广东做过学政,他凭什么跟许大人争!”

  乔松年一样瞧不起不但落井下石还在背后拆许乃钊台的吉尔杭阿,无奈地说:“人家出身镶黄旗,这还不够吗?”

  许多人以为在“上三旗”里,一定是正黄旗地位最高,而事实上在“上三旗”里地位最高的是镶黄旗!

  镶黄旗的地位之所以比正黄旗高,是因为太祖努尔哈赤曾在晚年时把正黄旗分给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统领。他自己手里只保留了镶黄旗,所以镶黄旗便成了八旗之首。

  后来皇太极虽然把正黄旗收回去了,但正黄旗已无法再与镶黄旗相提并论。到顺治朝时,朝廷对八旗进行排序,镶黄旗依然排在八旗之首,正黄旗正式排列在镶黄旗之后,然后是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

  想到吉尔杭阿虽不是进士,但却出身镶黄旗。再想到连景华那个四九城的混混出了京都能做上正四品的盐捕营都司,韩秀峰喃喃地说:“这城要是再攻不下来,下一个被弹劾的就该轮到许大人了。”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