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儒宗出言论优劣_三国之兵出蜀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扶有些担忧的开口道。

  秦宓笑笑道:“先生所虑也有些道理,不过事有轻重缓急之分,刘泽公子在继承上虽然更合乎大义,但是他是目前最没有威胁的竞争者。再加上如今刘泽公子又外放涪县,刘瑁、刘璋两位将军一时之间还不会防范到他。”

  “另外,老师您去涪县也是为了开学讲义,在名义上他们并不能找到把柄。若是老师不放心的话,未尝不能上书府君,想必一定会得到答复。”秦宓慢条斯理的分析道。

  董扶点点头,微笑道:“不错不错,只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你就能有如此清晰的分析,看来牧府中的公务让子敕你成熟了不少。”

  “老师过奖,说起来还要多谢老师的教导之恩。”秦宓笑着躬身抱拳,而后接着开口道:“只是还有一事弟子不明白,泽公子邀请您也就罢了,为何还要请您多带点书籍过去?难道他想自己研读吗?”

  董扶摇摇头,开口笑道:“子敕,虽然你在看事情的眼光、对时局的判断分析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看人上还是要多多历练。”

  “以你来看,这位刘泽公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董扶问道。

  秦宓沉吟思索片刻开口道:“对于这位刘泽公子,弟子一直有些看不明白。说他有夺嗣之心吧,他愿意接受外放涪令,也不太在乎士族非议。若是说他没有此心,那弟子就更加不相信了,之前他为了游侠甘宁敢与奉车都尉拔剑对峙,这绝不是个没有野心的纨绔子弟能做的出来的。”

  “似乎,此人身上有种游戏天下的气质,这点让弟子百思不得其解。”秦宓总结道。

  董扶低头赞同道:“你的感受跟老夫差不多。不过在老夫看啦,此子所图非小。”

  “老师此言何意,您是说他也有夺嗣之心?”秦宓开口问道。

  董扶摇摇头,缓缓道:“子敕你怕是说小了。此子心中有吞吐日月囊括四海之志,其格局之大,非他两位叔父可比。”

  “为师一生钻研谶纬之学,先前对君朗公所言的‘益州分野有天子气’并非虚言。就目前来看,这天子气说不好就要落到此子身上。”董扶抚须笑道。

  秦宓心中一惊,他没想到董扶会对刘泽的评价这么高。

  董扶作为儒宗,世人皆知他在经学上的修为深厚。

  但是作为亲传弟子,秦宓知道他这位老师在谶纬之学下的功夫可比经学上要多的多,尤其是在看人上,几乎是没有错过。

  “老师此言,是不是有些太过,毕竟刘泽公子还未及弱冠,在益州中也没有很深厚的根基,背后甚至没有世家支持。”秦宓惊讶的开口道。

  董扶笑道:“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世间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子敕,你只看到这是他的劣势。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未尝不是他的优势所在了?”

  “老师,弟子愚钝。不解其中深意,还请您为弟子解惑。”秦宓疑惑不解的躬身抱拳请教道。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