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教育_覆清179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

  但事实上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

  历史上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在这古代教育不能大规模普及的原因,除了汉字的繁难外,古代文书普遍不加标点符号,给未加学习者造成阅读的困难也是一方面原因。

  不说其他的,黎汉明收到的奏报之类的,也是通篇看上去一大片,他看着麻烦,所以一般会让人直接念。

  “这个好!”夏文炯看着有关标点符号的资料,顿时眼睛一亮。

  先前那本《博物新编》他看着没什么感觉,但是标点符号就不一样了,如果按照写书信时按照自己的意思标注后,就不怕别人看岔了。

  其他官员听到夏文炯的赞叹,也立马围了上去,不一会儿便嗡嗡的讨论了起来。

  黎汉明没有理会他们,交待了几句后便离开了。

  本来他想把汉语拼音也拿出来的,不过黎汉明忽然想到这个时代的语言不是那么统一,什么西南官话、北京话、南京话等等都不一样,如果他忽然拿出一个新语种的话,搞不好会适得其反。

  毕竟,汉语拼音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的,而普通话又是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贸然拿出来不是新语种是什么。

  所以,黎汉明仔细想了想,决定还是先等一等。

  紫禁城,养心殿。

  虽然漫长的冬季渐渐离去,春天的暖意开始洋溢在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但已是高龄的乾隆仍然没有感到丝毫的暖意。

  “太上皇,和大人求见!”正在龙榻上打盹的乾隆被太监福喜给轻声叫醒了。

  “和珅?”乾隆闻言动了动身子,有些疑惑的问道:“这个时候下朝了吗?他来干什么?让他进来吧!”

  “嗻!”福喜应了一声后便走到门边叫道:“和大人,太上皇宣你觐见。”

  “有劳!”和珅笑呵呵的感谢一声后,便小跑着进殿跪下道:“奴才叩见太上皇,给太上皇请安!”

  “行了,起来说话!”乾隆挥了挥手道。

  “嗻!谢太上皇!”

  等和珅起身后,乾隆才问道:“你怎么来了?”

  和珅闻言立马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双手恭敬的递上后回道:“启禀太上皇,湖南急件,福康安于四月初五病死与军中。”

  “什么?”乾隆闻言顿时一惊,立马一把抓过奏折打开看了看,悲痛万分的道:“天妒将才啊!”

  和珅、福喜见状,立马跪下劝慰道:“太上皇节哀!”

  “拟旨,追封福康安为嘉勇郡王,配享太庙,并建立专祠以致祭!”乾隆面色沉重的叹了一口气后下旨道。

  “嗻!”和珅和福喜二人闻言,连忙俯身应道。

  乾隆有些烦躁的挥了挥手,道:“起来吧,和珅,你来说说,如今福康安一死,谁来督办西南的军务合适?”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