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读书人的梦想与理想_覆清179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生产力的历史作用。

  所以,黎汉明施政的第一个纲领,便是为了保障百姓的权利,从而获得天下大多数人的支持。

  土地改革制度有现成的,黎汉明只需要把后世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建国后土改相结合,从而整理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土地制度就是了。

  对于文科出身的黎汉明而言,总结归纳只是小事,但要结合时代,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满清从开国之始,八旗贵族就大肆圈占民田,汉族的显官豪绅,也凭借财势,广置田产。其结果就是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沦为佃户,“一邑之中,有田者什一,无田者什九。”

  土地高度集中,使绝大多数农民变成受地主直接剥削的佃户,他们所负担的地租,越来越重。

  自古以来,粮赋是中国专制政府的主要财源。

  明初,江南田赋就很重,迨至明末,增收辽饷、练饷与剿饷,天下嚣然。清承明制,相沿未改,虽在康、雍之时几次议减赋,但所减只是象征性的,实际田赋仍在增加。

  田赋按常理应由田主输纳,田多则理合多交,无田或少田,则当不纳或少纳。但清朝自康乾以来,吏治腐败,居然颠倒其事。

  显官豪绅等大户,拥有千万亩田产,竟可不纳田赋,或巧为规避,虽正额亦“注缓”减收,以至沉重的田赋负担,大多转嫁到小户,自耕农和贫农的身上,其中情伪弊端,令人十分惊讶。

  所以土地改革的话,势必会在他们身上开刀。但如今天下形势,已经由不得黎汉明选择了,要么选择占少数的显官豪绅,要么就选择占天下的黎民百姓。

  从下午回来开始忙碌,一直到了半夜,黎汉明才终于初步的归纳了出了一部还算完整的土地制度。

  他把这个制度,还算沿用后世太平天国是用的名字,《天朝田亩制度》!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黎汉明就自动醒来过来,自穿越而来后,他已经被动的戒掉了睡懒觉的习惯了,有时候想想还挺佩服自个儿的。

  匆匆吃了些早饭,稍加打理一番后,黎汉明便往府衙赶去。

  “参见明王!”

  看着下方换了一个模样的众人,黎汉明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终于不用看到僵尸服和猪尾巴了。

  “各位大人,今天是咱们这个新团体的第一次议事,将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和我一起,在京师的朝堂上议事,那时,我们必将是震惊天下的一群人。”议事开始之前,黎汉明先是出言鼓励了一番,也为今后定了一个目标。

  “谢明王!”包括顾德全在内,众人听到黎汉明的激励,顿觉一股热血冲天,浑身充满了力量。

  在座的都是读书人,读书人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修身治国平天下?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不,都不是,这些是理想,不是梦想。

  “梦”和“理”,是一种虚幻与真实之区别。梦想与理想的相通之处,又同在一个“想”字上。人的想法很多时候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一定基础上想到的,或是有别的一些东西来支撑的。一个人的梦想应当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

  千百年来,读书人最大的梦想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青史留名!

  而黎汉明所说的话,最有可能实现他们的梦想,所以,他们激动,他们热血沸腾!

  黎汉明没有立即打断他们的热情,而是等他们都冷静下来后才说道:“今天是第一次议事,议事的内容也很简单。”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