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六十二章 准备_覆清179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这儿,黎汉明连忙说道:“从贵阳在调派一万人马过去,组建独立三师,由米生贵负责指挥,告诉米生贵,让他务必守好几地,并择机光复、镇雄、大理、丽江等地。”

  先前黎汉明是因为后世的攀枝花才与南笼义军抢占武定等地,如今既然有了铜矿了,就必须得重兵防守了。

  “是!”刘阿蛮拱手应了一声后继续说道:“另外,随着我军和南笼义军两路大军进入云南,趁清军自顾不暇之际,各地汉、回等百姓纷纷爆发了反清起义。”

  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境内多山,土地瘠薄,各族人民在清朝地方官吏、土司头人和地主豪强的重重剥削压迫下,生活异常困苦。

  清政府每年向云南征收赋税达白银四十万四千二百两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费用和官吏的“养廉”以及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随征科派。

  为转移云南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目标,统治阶级不断挑起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

  在清朝前期,由于外族的身份,清统治者甚至防汉甚于防回,如康熙就直说,“汉诸臣分职时享君禄,按日朝参,而回民逐日五时朝主拜圣,并无食朕俸,亦知报本,而汉不及回也”。

  这种对宗教的宽容政策一直继续,虽然雍正明确表示“此种回教之理,原一无可取”,宗教问题的处理尚可说是公平。

  到乾隆后期,清廷又放弃了中外一体、因俗而治的原则,先是采取护汉抑回、以汉制回的政策,造成西疆、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回汉冲突不断,待回族暴动蜂起后又开始了护回抑汉。

  不过不管满清如何转移矛盾,该有的反抗还是存在,如今也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黎汉明敲打着桌面思考了好一会儿后说道:“云南的事让胡钟好生处置,切不可在军政府的治下发生民乱。”

  随即黎汉明想到一旁还有一个觊觎云南土地的缅甸贡榜王朝,便又交待道:“再有,把探子撒到边境去,时刻提防外族的入侵。”

  “是!”提到外族入侵,知道黎汉明脾性的刘阿蛮对此事就更加重视了。

  “另外,”想了想,黎汉明又说道:“给南笼那边传一个消息,就说南边国家的武器比清军还先进。”

  黎汉明相信,在见识了红旗军武器的厉害后,如今缺武器缺疯了的南笼义军听到这个消息,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打外面的主意的。

  如此一来,不但把南笼义军拉到了抵抗外国侵略的阵营中,还牵制住了他们的扩张速度。

  但是黎汉明确实也没有骗人,据他所知,如今的缅甸早在清缅战争时期就大量装备了燧发枪了。

  虽然缅军骑兵不如八旗军厉害,但他们使用的燧发枪却给予清军迎头痛击。

  燧发枪相比较清军使用的火绳枪,领先了整整一代!无论射速、射程还是威力,燧发枪相对火绳枪都是降维打击。

  无论是单兵作战,还是排成线列对射,清军火枪兵都不是对手,而燧发枪高射速也给八旗骑兵冲锋造成极大威胁。

  虽然清军靠着远超缅军部队纪律性,以及单兵素质优势,即便火器上存在代差,依然能在缅军围攻中全身而退,尤其在野战方面缅军讨不到便宜。

  但是,虽然清军在这场战争中表现英勇,却改变不了清军武器落后导致整体落后的局面,可以说这是骑射立国的清朝,第一次被他们看不起的西方文明打败。

  军事上的事情安排妥当后,黎汉明接下来就得准备新学的开学与报纸的发行事宜了........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