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九章 初见魏征_大唐之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一月中,朝廷颁布废除肉刑等残酷的刑法,改流放。

  户部统计遭受突厥侵袭受灾的人口,发布帛。

  布帛在唐朝很流行,布,为麻织品统称,帛,为丝织品统称,流行的原因是丝织品可以当钱花,一匹帛大概是两百文。当然这个价值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为什么不用金银铜呢?一是因为开采冶炼困难,二来怕通货膨胀,这是通过总结汉末到唐初这四百年的历史教训,所以才诞生了帛,就是以物易物。

  古人的这个方法其实也对,那时候商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交易量并不大,用帛和铜钱就可以完成大部分交易,大宗买卖就不行了,这时就出现了金币,一金币是十贯,交易量小所以金币比较少,银也是有的,只不过发现的数量不多,所以没有发展起来。

  大宗买卖主要是西域商队,他们对金币不太感兴趣,他们喜欢丝绸、瓷器、茶叶。

  铜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对于泾阳试验场来说随便造,只不过朝廷不许。

  武义的计划是银币和金币,现在商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这种货币形式是跟不上的,金与银都很受欢迎,大部分都是以器物的形式被大家族分了。

  公主府

  武义把想法告诉了李秀宁,这个需要她的支持,让她和李世民沟通。

  李秀宁:“这个事太大,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不要说你,就是陛下也不敢轻易定,我会找时间说,但希望不大。”

  “那先不急,我先让他们做出一些样品,这样更有说服力。”

  李秀宁点点头:“不能太简单,防止有人私造。”

  武义笑了:“这个放心,不是单一金银,别人仿造不了。”

  这一点他还是有信心的,因为冶铁技术又有进步,在金银中加入其他金属,增加硬度与任性,还有就是钢板雕刻技术出现了。

  这个技术很有意思,主要还是钢的硬度,混合其他金属后,混合钢比纯钢硬很多,这才出现钢雕。

  这边武义和李秀宁商定完毕,泾阳就开始制作,雕刻是个技术活,选取图像也很有讲究。

  这个是样板,雕刻《汉宫春晓图》,这是汉朝名画。

  说起来很简单,雕刻就麻烦了,连续几天都是半途而废,因为不能出错。

  最后不得不换图,换了人物图,大家一致决定用李世民的图像,虽然有拍马屁的嫌疑,好吧,就是拍马屁。

  武义:“年前一定要做出来,事关重大。”

  李淳风点点头:“放心吧,现在就差雕刻,其他都准备完了。”

  武义叮嘱完就赶往东宫,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李承乾生日,他其实不想去,因为有很多的贵族子弟,武义和他们相处不了。

  这个生日也不是李承乾要办的,是陛下和皇后的主意,说白了就是增进感情,拉关系。

  东宫很热闹,来的人也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