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 李承乾入东宫_大唐之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几天武义都没有出门,不是不想,实在是太烦,谁见了都要问他走丢的事,解释一遍没问题,十遍几十遍谁受得了。

  山民的事还是很有效率的,朝廷这边一定下来,官员就开始出动,有不愿意下来的?不要紧,跟我们去看,如果不满意再回来,第一批不到千人,之后山民源源不断的下来,不只是秦岭,这个政策是全国的,别管躲在哪里,只要出来耕作,就分地。

  只要和平不打仗谁愿意住山里,何况还给分地,第一年免税和徭役。

  官员积极也是有原因的,考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口增加了多少。

  泾阳县令和武功县令都乐开了花,这两个地方最多,因为公主给盖房子,还免费的。

  躲了几天的武义不能在躲了,李秀宁发话,让他去泾阳监督房子进程,《千金方》也要抓紧印刷,武义到没什么,可苦了薛琪,打的有点重,还没好,让她养着还不干,非要跟着,最后没办法,大山背着。

  印书李格负责,实际就是学习,了解印刷流程,武义监督房屋进程,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如今房屋建造流程已经定了下来,按步骤来就行。

  薛琪到是很受欢迎,有不少人都认识她,估计是沾了孙思邈的光,她也不停的跟山民打招呼。

  修房子没问题,修庭院就过分了,还这么大。

  “叫李淳风过来。”

  李淳风一过来就发现武义脸色不对,小心的问到:“侯爷,怎么了?”

  “山民的房子还没修完,你看看那里,修那么大的院子干什么,浪费了多少工匠,把人都给我撤了。”

  李淳风尴尬到:“公主定的。”

  “如今是我说了算。”

  李淳风犹豫不决:“好像是您的府邸。”

  “我的?我怎么不知道,还学会撒谎了。”

  “侯爷,我什么时候骗过你,那里动工很久了,都是向公主汇报的,公主到泾阳都是住在柴家,不可能是给自己修,再说规格也配不上。”

  武义皱了皱眉:“你猜的?”

  “虽然是猜测,但基本确定,这种事没必要隐瞒,公主能花钱给别人修府邸?您已经有封户了,府邸是必须要有的。”

  李淳风说的很有道理,只是话已经说出去了,自己的就不用撤?

  李淳风:“房屋进展很快,在有十天左右就完成了,即使撤了也没什么用。”

  还行,至少缓解了武义的尴尬。

  “那行吧,你多上点心。”

  九月末,李世民下令在弘文殿成立弘文馆,作为国家藏书楼,聚集经史子集二十余万卷,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等儒学大家兼职弘文馆学士,选取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充任弘文馆学生。

  十月,册封已故太子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已故齐王李元吉,谥号为剌,都已皇家丧礼安葬,魏征、王奎送之。

  初八,册封李承乾为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