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8章 半吊子_大唐之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贞观二年九月末,漠北大雪,突厥受灾。

  公主府,武义拿着《孙子兵法》认真研读,原以为姐夫灭门之事很快就会发酵,他还是高估了此时的信息传递,此时已过去十天,依然没有动静,而他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怎么教刘阿毛兵法,真是给自己找麻烦,但好的一点是,他怕在“阿毛”面前丢脸,开始认真学习兵法。

  “道、天、地、将、法,这是这本《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所谓战争,都有自己目的,但在发动战争之前,要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好比大唐,如果现在对突厥发动战争,粮草、兵源就是大问题,他只能支持小规模、短时间的战争,你说说为什么?”

  武义喝口茶,看着刘阿毛冥思苦想,又看看姐姐和姐夫,他们两是旁听生,抓住错误就会调侃,搞得武义都不敢胡说。

  李秀宁像没看到一样,逗着怀里的小家伙。

  柴绍满意的点点头:“有进步,你说说为什么?”

  “不急,等阿毛说完我再说。”

  刘阿毛:“粮食不够吃,人不够多,运输困难。”

  “不错,都对,粮食为什么不够?因为我们刚刚经历了蝗灾,还有大批的难民,现在的突厥已经顾不上汉人奴隶的死活,自己人都压榨的非常厉害,人员不能说不够多,只是能战之兵不多,新兵有不少,可他们没什么战斗力,你知道现在能随时调动的兵力有多少?不到六万,加上幽州李绩、灵州李道宗也才八万多,再说运输的问题,一场战争能打多久,就取决于后勤,所以说这才是关键,当然,他们都是无名英雄,现在的战争都是在边境打,距离越远,运输的成本就会成倍增加,战争是最后的选择,最无奈的选择,他伤害的不止是敌人,更是自己的百姓,当有一天,战争与百姓无关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强大。”

  武义把书交给刘阿毛,“自己去看。”

  柴绍:“你这样讲,他能听懂吗?”

  李秀宁低头浅笑。

  柴绍:“怎么了?武义讲的很好,而且很深奥。”

  李秀宁:“他就能讲这些,具体的他也不懂,你还没听出来吗?拿个《孙子兵法》,很像那么回事,实际屁都不懂。”

  柴绍疑惑的看着武义。

  此时的他好像被人扒光了衣服,晾在人前,还好刘阿毛走了。

  “姐,有你这样的吗?我说的不对?我总结了一晚上,在你这就一无是处了是吗?”

  李秀宁笑到:“对,我没说不对呀?可这些东西对他没用啊,他能主导一场战争吗?你说这些是陛下应该听的,是宰相们应该知道的,他是谁?最多就是个将军,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武义突然笑了,就想着高深莫测,把这事忘了,“那个姐,要不你们来吧,我也没打过仗啊,具体该怎么练兵,我是真不知道。”

  柴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