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0章:经济大萧条_清末之超级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无数的人一夜之间倾尽所有,纷纷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股票暴跌的那两周,超过四千人自杀,甚至有些旅店,来自杀的人比住店的人都要多。

  太多的钱被投入了股市当中,没有被用在实体,而且花旗的贫富差距太大,企业利润太高而工人工资太低。5的人拥有花旗三分之一的国民收入。百分之一的人拥有百分之五十的财富,工人和农民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商品。

  股市的崩盘标志着花旗经济大萧条的开始,紧接着是银行的挤兑,对未来花旗经济的信心不足,直到富兰克林的上台才开始嫂嫂稳定局势

  花旗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此数接近人口总数的28。而且这个研究报告一如其他报告,那正在另一种地狱里受难的1100万户农村人口是不包括在内的。

  关于找工作,1923年前后传说的很多,有些听来离奇,却一点不假。

  确实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确实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900吉利里。

  曼哈顿六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确实有5000人来应聘。

  花生顿州确实有人到树林里放火,为的是人家能雇他当救火员。

  在那样一个经济萧条的年代,有1500万以上的人到处找工作,可是哪里也没有工作做。商业周刊做过调查,证实有不少人不再喜欢花旗了,有的已经离开花旗,有的正设法离开,迁居国外的人数年年超过迁入的。

  经历了大萧条的人们在思想上发生了转变。工人从麻木状态中清醒过来,发动了富有战斗性的罢工。自由主义者被毛球的繁荣吸引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而保守主义者由于惧怕布尔什维克主义,日益转向西斯主义。

  胡弗采取了一些措施,希望能挽回局势,可是事实恰好相反。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产品是不能降的,可是销售量下降了。那么盈利就变少了。

  只好用解雇工人的办法来降低商品成本。这个工业部门的工人失业了,哪里有钱去买别的工业部门的产品呢

  这样,销售额越下降,被解雇的工人就越多,引起购买力的全面萎缩,结果是产业工人穷了下来,连累农民也穷;而农民的穷,又回头加深了产业工人的穷。“谁也没钱买对方的东西,”这是一个毛球克拉何马州人在国会的小组上作证时说的话,这把恶性循环这个现象说得清清楚楚。

  “所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国家里,既是生产过剩,又是消费不足。”

  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是一元一角,可售价还不足一元。

  可是即便是这样了,那些贫困的工人和失业这还是买不起,于是大量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