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六十五章 处理政务(下)_大唐太子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明打算让房玄龄、箫瑀、高士廉,王珪和长孙无忌一起筛选奏折,这个思路其实是来源于内阁制度。

  内阁,最早起源于我国春秋时代的晋国,晋公回国之后,组建了军六卿,由晋国六卿掌管军政要务,因为这个制度,使得晋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称霸原时间最长的国家。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君主**的央集权制度取代了内阁制,一直到了明朝才重新恢复了“内阁”这个构,而明朝亡国之后,清朝则继续沿用了内阁这个构。

  由此可见,内阁制其实是一种很先进的政治构。

  大唐如今还是君主**,实行的是省六部制,不过高明并没有打算改变这个制度的想法,他之所以打算找几个人一起筛选奏折,目的只是为了增加工作效率,同时减少自己的工作量罢了。

  在他看来,房玄龄多智,箫瑀正直,高士廉没有朋党,王珪不怕得罪人,加上长孙无忌这个总揽全局的人,别说是一个筛选折子的临时构了,就算是建立一个真正的内阁都够了。

  当然,这样的想法高明是不会对长孙无忌说的,不过哪怕他不说,他的想法长孙无忌也能猜出一些。

  作为朝堂上的“一哥”,大唐的国舅爷,凌烟阁排行第一的人物,长孙无忌自然不是浪得虚名的,高明的话音刚落,他就想到内阁了。

  所以他很清楚,高明打算组织的这个用于筛选折子的临时构,有着多大的影响力!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长孙无忌对高明的性格多多少少也能了解一些,知道他是一个怕麻烦的人,既然明白这个,那么对于他的想法就不难猜到了。

  “太子殿下他这是……打算偷懒吧?”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的神色顿时也有了几分古怪。

  不过对于这样的事,长孙无忌还是非常愿意接受的,因为他希望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力。

  “如果太子殿下是皇帝的话,那么这个内阁或许就不是临时的了吧?”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的心里顿时又有了几分惋惜,同时他也更加盼望高明登基称帝的一天了,因为对于一个喜欢权力的大臣来说,没有什么是比一个喜欢偷懒的皇帝更值得期待的了。

  不过长孙无忌并不知道,内阁制度并不是高明心里最满意的制度,对于高明来说,内阁再好,也没有权分立来得直接、有效、安全。

  不过现在实现权分立当然是不可能的,首先李世民不会同意把里的权力让出去,其次,高明也不希望有两个“太上皇”骑在自己头上。

  “等到我老了,那么为了大唐的延续,我可能会考虑权分立和议会制吧,不过如果真这么做的话,也不知道大唐会变成什么样了……”

  想到这里,高明再次摇了摇头,把自己脑子里杂乱的想法赶出脑海,然后再次看向长孙无忌。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