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八章 开民智_三国第一军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的打算,再说,留下部分兵马看守江东,没有任何人能说什么。

  “兖州,还不是拿下的时候。”陈子明接着道:“若动兖州,则曹操定会全军压上,那时便是我等与曹操决战之机。”

  “若孙权趁机派兵北进,无论是我等亦或曹操皆难以抵挡。若动兖州,需江东兵马大量南下之后方可。”

  最后,刘备只得放弃攻打兖州的打算,毕竟陈子明冒险布局,可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导致江东再次偏向曹操。

  没有江东的参与,刘备还是有自信干掉曹操,一统北方。

  既然没有准备征战的计划,陈子明再次为自己放假,不过这次他可是有正当理由的,因为蔡琰即将临盆,他的回去陪老婆孩子。

  刘备对此只能一笑了之,任由陈子明去偷懒,如今大汉已经完全进入正轨,对于民生政务已经可以完全脱手,因为无论是任何一个部门都已经形成了自主的管理体系。

  不但能让大汉各个方面,各个基层自主运行而不出问题,更主要的是,绝对不会出现一方独大的事情。

  至于军队方面,陈子明从一开始就让军政分离,而且对领军大将进行了很多限制,在不影响统兵大战的前提下,让这些一方大将的权力竟可能的削弱。

  当然,最主要的是,陈子明使基层士卒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开民智,其实这才是陈子明最大的功绩。

  刘备治下,不但各地建立小学学堂,每县更是建立了中学学堂,而且没郡已经开始准备建立大学学堂,这一切都是为了开民智。

  不过大学学堂可不是那么好建立的,至少所教的那些专业知识,需要的专业人才实在是太缺希,如今刘备治下各个领域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根本没有多说人可以抽出来担任大学教师。

  更主要的是,大学的那些知识还没有合适的课本,陈子明知道的也很少,他弄出来的课本基本上都是小学的启蒙教育,至于中学,他也只知道一部分,大部分都是临淄书院那些高级知识分子慢慢积累,完善。

  至于大学,陈子明只给出了一个大概方向,那就是专业化,精细化。

  值得一提的是,临淄书院在徐州、冀州和幽州都开设了分院,正是大量培育高级人才。

  而临淄从临淄书院走出的第一批学院已经成长起来,他们从最基层的官吏,一步步爬到了一方主政大员。

  而且后续几届人才也开始跟上节奏,没有出现脱节现象,如今的大汉已经可以完全摆脱氏族人才的掌控。

  可以说,如今的氏族,已经没有威胁刘备的能力,当然,也不能轻视氏族,毕竟他们世代的积累,还有在地方上的威望还是非常高的。

  最主要的是,虽然大汉中低层官吏已经被临淄书院出来的大量寒士占据,但是高层还是有不少氏族子弟担任要职。

  寒士的缺陷也慢慢显现出来,比如贪污这一块上,寒士的比例非常高,这就是寒士的局限性,他们的苦日子过惯了,一但尝试那种**的生活,就很容易陷入其中,从而被地方豪强和商贾拉入水中,不能自拔。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