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打盗洞_我做盗墓者的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阿豹和阿托这两个人身体强壮,自己老迈肯定是不可能亲自打盗洞,这个力气活就得用到他们二人了。

  最开始滕明还准备留一个在身边,但赵老一说打洞恐怕一个人要三个月之久,滕明立刻就不再有什么反对的意见了。

  留在水潭边缘的我们也并非没有事情可做,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去外面的山上砍伐一些木头,用来绑出一个木筏,这样一来,他们也有立足之地,不至于每天都泡在冰冷的水里。

  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难的很,能够用来做木筏的木头,每一根至少都需要一人抱那么粗的,加上手中没有电锯,只能用普通的锯条和砍刀来伐木,我们剩下的这四个人几乎在山上忙了整整一天,才勉强的弄到了几根合适的木头,随便的削砍了一番,绑出了一个大的木筏。

  赵老和两个保镖带着打洞的工具,坐着木筏,划到了最开始指定的位置,然后开始了他们的工作。

  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所以,他们打洞的进度并不是很快,尤其是这里是石灰岩,并不是土质层,所以一天下来,收效甚微,看起来也就打了几十公分的深度,这还得说是他们很努力了,因为谁都看的出来,从上至下的去打洞,是件多么麻烦的事。

  不过,让我们都比较意外的是,赵老竟然选择的是微爆破式的打洞。

  打盗洞其实是很有学问的,切入位置的准确性和隐蔽性要求都比较高,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并不需要担心隐蔽性。一般来说,有三种常规式的盗洞开凿的方法,第一种就是最费力气,花费时间最长,却也最为安全的方法,用洛阳铲、军用锹等工具进行挖掘,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隐蔽。

  一般盗墓者在挖掘的时候,都会在盗洞外做一些简单的伪装,悄无声息的挖掘,然后进入墓地内部进行大肆偷窃,随后逃之夭夭,甚至有些盗洞在数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以后才被人们发现。

  第二种就是灌酸,有些古代的陵墓采用糯米水混合泥土来浇筑陵墓的夯土层或墙壁,有的厚度甚至达几米,这种用糯米水浇筑出来的土层硬度比现代的钢筋混凝土也差不了太多,所以,盗墓者的洛阳铲和军用锹基本上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这个时候,用强酸进行腐蚀,然后再挖掘,效果就会更好。

  最后一种就是爆破,这是现代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快捷,方便,不过安全性却不是很高,盗墓者最怕的就是被外界发现,所以这种方法一般都是在深山老林,离人口密集的地方较远的地方使用。

  曾经我和孙大彪在喀纳斯湖挖掘那个陵墓的时候就使用的爆破,不过却也因此****了其中的一些缺陷。

  古代的陵墓建设时可没有考虑过有人会用这种威力强大的东西来炸坏陵墓外层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