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七章 《说岳》的影响_杂家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肆都没有货。

  不过这种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六月二十日,盗版《说岳》开始流传在市面上,两日后,盗版新书已经在京城泛滥,甚至天津及河北也受到了一些波及。

  而自盗版开始爆发,新华也暂停了对《说岳》的印刷,进去停产归纳阶段。

  ………

  除去最开始的那十五万本,新华后来又零零散散的印了三万多本,大部分是自销,一小半批给京城书肆。

  新华社和新华书店双方,互相核算了一下数据,将资料以及后边那三万本新书的利润交给马晋。

  之后除了可能还会和牛家合作发往南方一批新书外,马晋的第二本小说《说岳全传》,算是差不多结束了。

  但《说岳》产生的影响,却才刚刚开始发酵。

  ……

  岳飞这个抗金名将,本来在大乾就是声名远播,而《说岳》的出世,更是把岳武穆的声望推上了新的台阶。

  旁的地方且不论,在京畿各地,岳鹏举的人气也不是一般的高。

  据说,在天津有一家姓岳的大户,看了《说岳》后,就嚷嚷着自家乃是岳氏后裔,理应为先祖开祠祭祀。

  这家伙光自己修祠堂还不满足,还张罗着天津百姓为岳飞修庙立金身,没想到应者如云,天津的百姓们纷纷捐钱捐物。

  等消息传到京城时,听说天津的“岳飞庙”已经选好地址,开始动工了。

  无独有偶,山东有一县,因为县志中有关于岳飞领兵征战时曾患眼疾,在当地养病的记载。

  于是当地知县就动了小心思,号招当地士绅出资,要修一个“岳飞养眼楼”,还把这件事儿当作政绩,上报朝庭。

  而且除这两地,山东、河北有有几处要为岳飞立祠修庙的地方,只不过规模没这两处大,就不一一列举了。

  ……

  因为民间的崇拜,岳飞的名望在京畿一地是越来越大,甚至其它地方也有些耳闻,最后竟然惊动了朝廷。

  一日早朝,朝政议完,竟然有一位官员站出来,上奏景康帝,言前朝名将岳飞,英勇善战,精忠报国,碧血丹心,苍天可鉴,当为臣子、百姓之表率。

  他向景康帝请旨,以朝廷的名义在南郊青松山下为岳飞修一座庙,以受后世敬仰。

  而景康帝对官员这个提议很感兴趣,别忘了他也是《说岳》的书迷,对里面忠义无双的岳飞也很有好感。

  景康帝只是略一思索,便同意这位官员的上奏,只是,这修庙的人选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便开口询问百官。

  景康帝此言一出,下面的文武百官,一致的把目光看向了马晋。

  《说岳》在京城这么火,哪怕这些大臣们没看过书,也对此知晓一二,景康帝一问修庙的人选,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马晋。

  而百官这么一致看向了马晋,也提醒了景康帝,龙目一扫,放到了马晋身上。

  ………

  满殿君臣一齐看向自己,全场瞩目,马晋参加朝会也几个月了,头一次受到如此重视,饶是他心理素质不错,此时也有些慌张。

  “朕准备将此事交给马爱卿,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皇上英明,马大人实在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臣附议。”

  “臣附议。”

  “……”

  就这样,景康帝下旨,户部拨银五千两,让马晋在三个月之内,在南郊青松山给岳飞修座庙。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