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8 本位_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很早就想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了,但很可惜,他们的基础太差,东汉末年,董卓毁五铢钱而铸小钱,使得物价飞涨,“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到最后,中原战乱之地只得重新开启了以物易物模式,曹操甚至还发明了“户调制”,废弃货币,用实物谷帛来征收赋税。

  在这期间,曹操和曹丕都曾努力复行五铢钱,但每次都没坚持几个月,就因谷贵而“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直到公元227年魏明帝时,中原经济有所恢复,曹魏才终于实现了魏五铢的重新铸造流通。但这个时候,已经离曹魏帝国咽下最后一口气不远了。

  至于咱们孙十万大帝,眼瞅着隔壁的刘耷和诸葛村夫使用直百收割着百姓的财富,也跟这拷贝了一把,在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春首铸“大泉五百”,一枚抵五百钱来用。渣权在尝到甜头后,又在两年后铸造“大泉当千”,进一步掠夺民间财富。

  只可惜,东吴政府的控制力远不如蜀汉,导致地方大族与投机商贩趁机大规模私铸仿制劣币,甚至出现了“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这种高面值的货币,将东吴市场搅得一塌糊涂,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最后渣权只能在赤乌九年(公元246年)下诏收回大泉,回炉重铸为器物。

  这个笑话就是讽刺魏国退化到以物易物,和孙吴通货膨胀超级厉害的。

  甚至有学者猜测,蜀汉的大钱很可能有某种国家大宗商品储备作为背书。以蜀汉末年府库中天量的锦缎观之,这一储备应当便是蜀锦。毕竟在汉末三国甚至其后更漫长的历史阶段,锦缎始终扮演着一般等价物的角色。

  只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币值相对稳定的蜀国直百,因为蜀国和吴国之间的盟友关系,能够大量流通到吴国去。

  可能有锦缎做背书的直百,简直是公元三世纪的美金,而大泉五千的孙吴钱币,都TM快成津巴布韦币了。像朱然这种孙吴权贵,弄点儿直百备上,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再加上蜀国产的蜀锦畅销魏吴两国,蜀汉发行的大额货币通过贸易大规模输入东吴,活脱脱一场三国版的通胀输出。

  诸葛村夫能够在和魏国连年交战的情况下,依旧把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恐怕也是用这种货币战争的手段,从孙吴掠夺了不少财富的缘故。

  不能因为孙十万每次都在合肥城下吃瘪,就否定他对蜀汉北伐的支持,渣权可是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丞相了!

  听了张飞盐本位制的想法之后,刘巴也是目瞪口呆,越发不敢小瞧起张飞来。随着张飞发表完自己的演讲,刘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向张飞行了一个礼:“益德将军果然不凡,之前刘巴多有怠慢,还请将军赎罪。将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