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三十五章 子路受牛_大明春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该的。”

  唐赛儿道:“俺爹在路上出手相助,也不是为了得到酬谢。”

  乡老在旁说道:“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唐赛儿一脸茫然。

  朱高煦便道:“乡老的意思是说,你爹救急帮助了别人,你受下好处,以后大家都愿意出手相助了,这对民风是好事。我希望你爹回乡后,你们一家能踏实度日,乡亲们也能安稳。”

  唐赛儿听罢上前收了锦囊,鞠躬道谢。

  于是朱高煦起身,说道:“叨扰了,咱们得告辞啦。”

  唐赛儿道:“还未问好汉高姓大名。”

  朱高煦随口道:“不用了,我陪好友来走走。你认得这位侯左使和田同知就行。”

  大伙儿走出房门,让侍卫们牵马过来,便在一群村民的目送下走出院子。乡老、里正与唐赛儿都送到院门外。

  此时太阳已经偏西,一行人便径直往军营的方向骑马返回,很快找到了大路。

  走在路上,段雪恨忽然拍马赶上来,径直问道:“圣上如何识得唐赛儿?”

  朱高煦转头时,见侯海等人都是一脸好奇地期待着。侯海不敢问,但段雪恨有时候在朱高煦面前、要随意不少。

  “随口编的名字。”朱高煦只好答道,“乡里小娘的名字,甚么赛金花、赛儿是常见的名字。朕只想随便找一家百姓,实地看看大明庶民的日子。”

  段雪恨对这个回答似乎不太满意,但她也不能当众说皇帝骗她,只得作罢。

  侯海的声音道:“圣上心系百姓,大明子民之幸啊。”

  朱高煦看向侯海道:“你说甚么同宗赶考遇到劫匪,那唐赛儿的爹回乡来,立刻就戳穿了。”

  侯海难堪地拱手道:“仓促之下,臣一时没想到好的说法,请圣上恕罪。”

  “算了,这小事不用再管。”朱高煦道。

  众人回了军营,朱高煦进中军行辕,便让随行的文武散了。段雪恨与阿莎丽这两天在一起,则跟着来到了土院子民房里。

  阿莎丽的声音道:“我以为皇帝与大汗,只会在意朝廷战和大事,或是大部族之间的争斗。皇帝陛下却亲自寻访乡民,关心农奴,我真没想到。”

  朱高煦转头看了她一眼,说道:“大明没有农奴制度。何况无论武功多强盛的帝国,版图终究会分崩离析,不管储存多少金银,也总会散去,只有生在此间的人,才是真实的。咱们最该关心的,应该是国家子民的文明程度。”

  阿莎丽似乎有甚么困惑,又道:“陛下不在意大明国军民是否软弱?”

  “贪生怕死是人之本性,寻常人何必与自己过不去?”朱高煦道,“况且北方部落勇武好斗,只是暂时骑兵有优势罢了,谢幕的一天不会太远。以后国家强弱之分,会有另一种判断。”

  他没有说得太明白,反正阿莎丽也不可能懂。一旦工业文明开始,草原上那点资源是不可能再谈武功与强弱的,勇猛热情的牧民也会将兴趣投向能歌善舞。

  朱高煦不再多言,犹自在心中琢磨着自己的事。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