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 村中闲话16_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咱家稻子、麦子、黄米,并着些花生豆子,水田肥些,一年到头雨水好了,收成好了每亩田有一石五斗,十亩水田这就是十五石……”

  黎周周说起庄稼收成很快。

  顾兆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因为计量单位不同,脑子里要换算下,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米等于十升,一升等于两斤,那就是一石米是二百斤。

  幸好大历税率不高,百分之五。

  一亩田没天灾人祸,仔细照料,一年到头约有个三百斤。家里十亩水田,那就是三千斤,上税一百五十斤,剩下两千八百五十斤。

  官方收粮,稻米、小麦是一个价,约八文钱一斤,卖给粮商是十文钱一斤。按照卖粮商算,十亩田全卖出去也就二两银子八贯五十文钱,不到三两。

  他一本手抄本书就要一两银子。

  “旱地收成少一些,好一些一亩一石,有时候连一石都没。这时候就靠地里花生、红薯、黄米杂粮混着吃,不至于饿肚子。”

  黄米、豆子、花生这些,粮商收价钱还要低一些,约五、六文一斤,所以农户大多都是卖稻米麦子,杂粮留着自家吃,一年到头很少在锅里见到精米白面。

  “相公你说这个地方它不种黄米,麦子也种少,那一年到头只吃白米精面不成?要是只自家吃不卖了换银钱,那平日里盐、醋、布,冬日里做棉衣要买棉花,这些日常花销可咋办?”

  顾兆:“他们种麻,养蚕,靠这两样卖钱花销。养出蚕吐出蚕丝,缫丝,然后织成绸缎,质地上乘绸缎,一匹能卖十两银子。”

  黎周周瞪圆了眼,这么多钱?

  他们家十亩水田,一年也不过三两银子。

  “也不是什么绸缎都能卖到十两,这里面功夫也费心。”

  黎周周羡慕,倒是不酸,“那自然,我和爹两人,仔细看着田里稻子,半点岔子都不出,出了稻子舂米也弄干干净净,这样三两已经好了,能卖出十两银子,一定是花了更多心血。”

  顾兆笑,他家周周很为人想。他现代上学时候,宿舍里有个舍友玩游戏,有一次说赚了一千八,另外一个人就说怎么这么多,看你每天光玩玩游戏什么都不干,轻轻松松就赚了一千八,请吃饭请吃饭。

  但其实那位舍友熬了一个礼拜,做了攻略,网上论坛看教程,费了心血功夫还有运气才开出个稀有道具,卖出高价。

  一样道理,他家周周先是替别人着想。

  “是,大部分还是养麻,织成麻布,粗糙像是咱们装米面麻布包,这个便宜些,好一些穿身上麻衣,一匹也不过三五十文钱。”

  古代普通老百姓生活都不容易。

  黎家一年地里好一些收益能有个四两,之前父子俩花销省,一年按一两银子算,攒个三两。

  古代不轻易提分家,人多兴旺,地多,人多,收成多,不过在顾兆看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