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 钟传请质长安_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克制?好说,让朱全忠把派往武汉的兵马撤走。撤走?胡说!臣何时派兵帮逆贼杜洪了?朝廷这是血口喷人,有奸人进谗言污蔑我朱全忠!陛下身边有奸人作祟,请陛下明察!

  如果不是近臣进谗言,那就是李克用的奸计,老臣冤枉啊!

  当然,为了安抚朱全忠,李晔给他御赐了他亲作的书画丹青,画中描绘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吃饭的和睦场景,左右各有几个字,左为父慈子孝,右为兄友弟恭,鼎联家和万事兴。

  “裱起来,火速送往汴州。”

  所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晔征调了近四十万大军,如果全面动员绝对可以打一场旷日持久的超级国战,但是南方也会荒野千里,日后的善后治理成本太高了,所以经过审慎考虑后,综合宰辅阁臣的意见,李晔保持了既定的循序渐进逐个消灭的战略。

  如果执行这个政策,分化瓦解逆藩在这个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好在也不是一镇上下内外都是顽固反动的战争罪犯,比如杜洪、董昌、孙儒死硬,江西钟传却有离心动摇态势。

  静难王行瑜、鄜坊李思孝、定难李思恭宣布勤王,黔中杨端、襄阳赵德諲、荆南成讷、河东李克用相继宣布勤王并实际出师开赴鄂岳作战后,南方全境震动,钟传内心满怀恐惧。

  至于陈岩,自从湖南平定,朝贡丰厚了许多,也两次上表请求入朝。

  就其态势来看,关东各镇之间,张全义和朱全忠穿了连裆裤,钟传和朱全忠秘密出兵与杜洪结了盟,河北八镇和朱全忠不对付,董昌和部将钱镠互相猜忌,杨行密和朱全忠不和。

  总的来看,有大大小小的矛盾供李晔挑拨。

  如今朝廷摆出发动全面战争的架势,各镇都是自有算盘达。

  陈岩和杨行密是打算入朝的,杨行密相信,凭借自己讨灭孙儒的功劳,朝廷不会找自己的麻烦,而且还会给自己加官进爵,只要不像韩建那样作死,入朝依旧会得到朝廷重用。

  杨守亮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人家放弃割据,认真跟皇帝效力,如今已是简在帝心的风云人物,官位爵位职位女人钱财,要什么没有?朝廷每次用兵,哪回对他不是招讨使起步?

  福建的陈岩也反思了很久,觉得自己除了上书为杜洪说过好话,以及卖给杜洪八十万石粮食之外,其他也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得知周岳被斩长安,他还把提议割据的官吏给贬了,所以中外都把目光投向了浙江董昌和江西钟传以及正遭数十万官军团团围攻的杜洪。

  这三家的实力都很强大,有钱有兵有人有战略纵深。

  如果皇帝把这三家灭了,那么南方至少一百年之内不会再有干戈。

  杜洪和董昌倒是不怕,但是钟传就不一样了。

  钟传对两家盟友的支持很多,除了口头上的上书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