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章 阴谋家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饭这种物质生活形态的简单转变。

  还牵扯到了包括语言、服饰、风俗、文化、宗教、体制等柔性制度方面的改变。

  如果政权偏安一隅倒也罢了。但是强人政治家拓跋宏横空出世,这位猛哥在471年成功上位,不过那一年他还是个5岁的毛孩子,开裆裤还没脱,权力集中在祖母冯太后手里。但这位冯太后是汉人,所以拓跋宏同学很小就受到汉化的影响较深。

  亲政后拓跋宏同志做了大量民族融合和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工作,其中影响深远的就是搬家(迁都)。

  对新的改革,当然鲜卑旧贵族反对老大啦,代表人物就是太子元恂(拓跋宏为汉化自己改姓元),猛人拓跋宏同志不惜宰了太子元恂排除障碍,排除万难终于于公元494年迁都成功,定都洛阳。

  推动了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但诡异的是千秋万世之功的文帝改革却很快要了帝国的命。四十年之后,北魏这个雄踞北方的巨人终于轰然倒塌。如果不改革说不准偏安一隅或苟且偷生可以长命百岁,天天折腾玩命健身锻炼反倒很快归了西。

  什么逻辑嘛!继续!改革尤其是迁都导致的最大问题是边境危机。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侵袭(当时的柔然),北魏在沿边境线建了六个军镇,分别由功臣**充任,并给予高官厚禄作为回报,以期保证帝国的安全。

  但迁都让情况完全变了,随着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下,六大军镇的影响力也不断削弱,待遇自然也下来了。

  民族问题和待遇问题深深地纠缠在了一起。居住在边境线上拿枪杆子的军镇将领们对在首都洛阳坐办公室摇笔杆子的朝廷要员产生了严重的落差和冲突。笔杆子指挥枪杆子,拿的钱还比我们多。凭什么呀?拿枪杆子的不满意了,后果自然很严重。

  若干次的反抗,暴乱,在以武川镇为代表的各路军阀的冲击下,北魏这个汉化了的政权终于走向了末路。

  由这些战争专业户把持了中国北方,最后分别形成了东魏、西魏,然后又演变为北齐和北周,最后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公元577年统一了中国北方。

  此处略去几万字的杀戮和流血。朝代更换了若干个,各领风骚数十年(包括后来篡周建隋的杨坚),但唯一不变的是武川军镇将领们依然牢牢掌握这政权的核心层。

  这就是被称为的关陇贵族集团,历史上鼎鼎大名啊今天讲的这个主人公李渊的爷爷李虎,也是这个集团的核心骨干分子。啰嗦了这么多,现在才正式开说。

  政治斗争没有对错之分,有的只是阴谋诡计和心狠手辣,当然啦,运气是第一位的。由于李虎同志参与了权臣宇文泰的篡魏建周政治活动,跟对了人,站对了队伍。

  宇文泰由于拥立魏文帝有功,八柱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