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帝国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和连年灾荒,老百姓早已无法忍耐,各地民变如滔滔洪水无法遏制,如野草一般疯长的人心早已无法平静,大隋这个如大山般的巨人正在万众呐喊声中走向自己的坟墓。

  这个浑水,刚好可以摸鱼。说不准可以摸条大的。第一次,扯旗闹革命的想法在小刘的脑海里闪过。

  其实在当时,造反闹革命那就是个时髦,也没啥顾忌的,整个中华大地已经都起来了。

  山东有长白山农民起义军大小n个,河北有窦建德,河南有瓦岗寨,河西有薛举,西凉有李轨,江淮江南也有大大小小数十个起义政权。小刘同志闹革命也不算个事,就跟现在从体制内辞职下海差不多。

  不过,导火索确实是这个小刘同志喜欢的女人。历史应该给这个女人应有的背书。这个女人给他带来了幸福、梦想、荣耀和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但同时也决定小刘同志的宿命!再一次印证了我开篇的谚语。闲话少说,开始干!

  终于要动手了。同样干一件事情,英雄和普通人最大的不同:英雄善于发动群众去干,同时还总是以无辜者或者不情愿者或者牺牲者的身份坐享其成。完事后还身披道德外衣被万众景仰甚至膜拜。

  这一点,刘武周和他的几百年前的另一位本家枭雄刘邦、刘备有共同点,老刘家的优秀基因吧。

  废话不表,话说小刘同志干掉上司用了三板斧。其一、忽悠。通过造势,散布谣言。面对饥荒,太守王仁恭不恤民情,眼睁睁看着边民饿死坐而不顾,煽动平民百姓对官府尤其是王大人的仇恨。利用王大人的贪腐吝财所带来的上下积怨,煽风点火,激起中下级官兵对王大人的不满。其二、装病。

  装病可是政治高手的必杀技,这司马懿、杨坚等前辈用过很多次,效果显著费用低廉,真是好办法。这一装病首先是一种无声之抗议,显示出与当权派的决裂和对抗,赢得人心是必须的。其三、动手。

  前两项是技术活,这项就是屠夫的工作了,那根本用不着刘大人亲力亲为。二月的某一天,一个晴朗的早晨。

  边境的初春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冷的气温却一点也冻不住人们内心的熊熊火焰。被国仇家恨和现状不满所困扰煽动的边民、土豪以及军方将领们将刘武周同志团团围住,以示请命。

  于是乎,阴谋家以救民于倒悬为名,以解放马邑百姓为己任,在自家门墩上,慷慨陈词怒斥朝廷官吏,大意就是形势危急,朝廷已危如累卵,全国各地的革命形势已如星火燎原,各地已纷纷为争取自身权利揭竿而起,大丈夫岂能任人宰割,空怀才学武功而老死户牖之下云云。

  当然啦,落脚点可不能忘了,那正是这位被抢了女人戴着绿帽子的王大人。一通大忽悠,热血沸腾之际,王大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