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章 大梁帝国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称帝之前,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为官一方也是大有作为、可圈可点。

  但后来为了取得帝位,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使中原长期暴露在契丹的铁骑之下,以致有宋一朝孱弱不堪,亦开启了北方(辽、金、蒙古)长期进攻中原的契机。

  他又认贼为父,自甘沉沦为儿皇帝,结果一步走错。终生受累,只增天下笑尔。

  只是对于后世史家称石敬瑭是汉奸这一说法,我不敢苟同,因为石敬瑭本身就是沙陀人。不是汉人。所谓汉奸又从何谈起?

  石敬瑭死了,老爸耶律德光假惺惺地辍朝偷懒了七日,以示哀悼,接着又派人去他的灵前狠狠地哭了一回。

  当然已经习惯于跟着众多皇帝混饭吃的文武百官们是没有太过悲伤的,在他们眼中,换谁当皇帝都一样。自己怎么着都只是个打工的。

  接下来就是考虑继续跟谁混的问题。石敬瑭生前有六子,一子早夭,二子为李从珂所杀,二子为叛将张从宾所害,惟有幼子石重睿健在人世,但石重睿当时年幼,无法独当大任。石敬瑭病重的时候,一天早上,单独召冯道问话。

  冯道入内之后,石敬瑭让石重睿出来拜见冯道,又命令宦官抱着石重睿放到冯道怀中,很明显,今天这出戏唱的是武帝托孤,当然,他是武帝,石重睿是刘弗陵,而冯道就是将要接受托孤的霍光。

  石敬瑭想做汉武帝,但冯道却不愿意做霍光。在冯道看来,石重睿只是个小娃娃,拉屎撒尿都要有人侍侯,怎么能治得了天下?

  况且,霍光当时是武将,有权有势,能够独当大任,而冯道却只是个文臣,周围强敌环饲,而自己却无兵无将,一着不慎,就会身首异处。

  即使石重睿命硬,能在乱世之中多活几年,但等他长大后自己在不在人世尚是个未知之数,拥立之功要等到十几年后才能得到回报,实在不太划算,退一万步讲,即使自己能活到那个年纪,

  想想当时霍光一族的结局又是怎样……总而言之,他是伯乐,但石重睿却不是他眼中的千里马,

  冯道看上的人是石重贵。石重贵是石敬瑭的侄儿,其父石敬儒早逝,石敬瑭非常疼爱这个可怜的孩子,

  常将他带在身边,视为己出。史书中记载石重贵少时谨言慎行,质朴纯厚,善长驰马射箭,颇有沙陀祖辈之风。

  根据对春秋笔法的了解,这个看似褒义的评论实际上是说石重贵这个人老实厚道,比较木讷,不太精明。

  936年,石敬瑭在晋阳举兵叛唐,后唐大军围攻太原。石重贵或出谋划策,或冒矢拒敌,都有板有眼,被石敬瑭大为赞赏。

  后来,石敬瑭借契丹兵挫败后唐军队,离太原赴洛阳夺取帝位,临行前把后方革命根据地交给了石重贵,授他以北京留

  请收藏:https://m.q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